Monthly Archives: August 2016

心理之知 – 15 (續)

焦慮與憂鬱之五 寫了四篇焦慮與憂鬱,這是最後一篇了,如果將來遇到新材料或想到好的東西,《心理之知》才會繼續下去。寫《心理之知》的動机是自救,將自己的心理歷程寫出來,使自己多一個反省的機會,另一個目的是與朋友分享我的人生經歷,希望讀完這些文章的朋友們可增加心理學上的知識,「知識就是力量」,面對一些 emotional issues 時,自己識得怎樣應對。 本來我想多寫一些 psychotherapy 及 micro-psychology 的東西,但自己知自己料子有多少,不敢說多了,我在《心理之知1》說過,希望讀過我這些文章的人「不要犯錯」,有兩項戒條必須記著:第一個戒條是縱然讀了千百本心理學的書,千萬不要以為自己可以做「心理輔導」,「心理輔導」是一個很專業的行業,像似一般而絕非一般,否則別人的壞事變得更壞,於心何忍;第二個戒條是縱然接受了一些心理輔導訓練,絕不可以以「心理輔導」的身份對待親人,這是因為有role conflict,會使原有的問題可能會更加惡化。 心理學知識使我更為了解人情世故,更多老友,誠然你也可以有很多老友,以下是我的一篇舊文,講的是十項交友守則,現再次剪輯編寫如后: 親而不密     雖然老友是「死黨」,最终也要保持一定距離;哲學家叔本華(Schopenhauer)提出剌蝟困境(Hedgehog’s dilemma)理論,在寒冬剌蝟要互相靠近取暖,太接近互為刺傷,太遠又不能取暖,但它們會互相靠近而又係有距離;人的交往亦復如是,老友也有自己的私隱(privacy),必須尊重。 切忌妄恣    「一言興邦,一句喪國。」古之名言,「一言失友,一句成敵。」亦有史例,清代李鴻章與左宗棠本是好友,有天李鴻章拜訪左宗棠,登堂入室,作對聯曰:「見余夫人洗腳,如同進仕出身。」,打中左宗棠的「死穴」,從此兩人不和,在朝廷上 you say yes, I say no,最慘的是红頂商人胡雪巖,因他財政資助左宗棠,被李鴻章及盛宣懷整蠱,搞到家破人亡;故此,係老友的,知道老友不喜歡聽的、不喜歡做的,絕對不應講、不應做,唔好以一時之「過癮」,结果成為反目成仇之主因。 不指不點     老友沒有問你,你便不應橫加己見,指指點點,扮成專家,口水多個茶,特別是老友的私事及家事,更不應插嘴,知了便算,算是老友請教你,必須審察實況,縱觀全局,最终還是交回老友作決定,不要強加(hard-sell) 自己的觀點。 不是不非    「來説是非者,便是是非人。」永遠不在老友面前主動說其他人的壞話、閑話,縱然你很不喜歡那些人。 不嗔不瞋     在老友面前,不應大罵第三者,或表現一些很不悦的面色,尊重自己,亦尊重在場的老友,算第三者做了一些不要臉、沒有廉恥的事情,任何時候都要控制自己的情緒,保持自己的風度。 信而有實     老友信任你,自己就要口密,老友的祕密永遠不講出去,應諾後必如是實行,絕不口爽或無信用,這就是最基本的義氣。 聽而慰解      係老友的就是要做個好的聆聽者,老友見面訴苦,有時是為洩憤、洩氣,有些嘢講了出來,個心會舒服許多,係老友就應該静静聆聽,縱然有些東西幫不來,但你俾佢講、任佢講,其實問題已解決了一半,縱然客觀分析,都係老友蠢或不對,要完全接受他的觀點和行為,千萬不要「窒」他,不要再傷害他的心霊,否則老友可能從此疏遠你。 謙卑若水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心理之知 | Leave a comment

心理之知 – 14 (續)

焦慮與抑鬱之四 面對問題與困境,解決不來,表現恐懼與怨憤是人之常情,將内心的戾氣昇華(Sublimation)是心理學家們說的正常反應,我變了「讀書狂」及「種花狂」也是渲泄内心中戾氣的一種方法,是否是 Maladjustment  或是 Justified adjustment ?分別在於這種行為的剛烈程度及頻律多少,以及旁邊的人對這種行為的接受程度。 口頭嘽曰:「做人要睇得開,放得低,隨遇而安。」其實不夠,我們還要「想得通。」許多人就是想唔通,一步一步的走著那惡性循環之路,有去無回;「想得通。」其實是識得問 Why,「睇得開」其實識得問 What,「放得低」其實識得問 How,還記得《心理之知6》裡談到→妻子對我説:「你也要顧著這個家啊!」這句話最重要的是打通了我的思維,使我重新識得問 Why(我的最寶貴value是甚麼?),跟著我識得問 What Not to do(vision)、識得問 How Not to do(Mission) 。 識得問 What Not to do不容易,識得問 How Not to do更不容易,在心理學中我找不到答案,在中國哲學中,《老子》中說的「寵辱不驚。」其實都很膚淺,因它沒有詳明怎樣可以「不驚」,它講的「道」也不易找出内涵,玄之又玄,祇帶來更大的迷惘;孔子少講人的内心世界,孔子講的是一個「君子」的理想人格,人有七情六慾,也不是一個「禮」字可以全然蓋著,然而、我在佛學及基督教精神中,卻找到一些What Not to do、How Not to do的啟示。 佛學中的第一假設是人生是「苦」的,「苦」源於「三毒」→「貪」、「痴」和「嗔」,我另加一個「嫉」,使其成為四毒,以滿足概念上的完整性,「貪」就是貪心,要多要好,是一個 generalised概念,「痴」就是痴戀,指定要某某的唯一性,或完全沒有取代性,是一個 specific概念,「嗔」就是「人有我無」的不悦,怨天恨地,瞪目而怒是為「瞋」,破口大罵是為「嗔」,亦是一個 generalised概念,但在一個social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心理之知 | Leave a comment

心理之知 – 13 (續)

焦慮與抑鬱 之三 恐懼與怨憤的直接效應就是唔開心,唔開心就很容易發怒,向人發脾氣,脾氣就是戾氣,會傳染的,如我以前講過的在兒時的鄰居,妻子罵丈夫,丈夫打孩子,孩子打小動物….. 移民初期,或多或少的也有這些戾氣,恐懼的是不知自己將來會怎樣,「我還會有這麼好的運氣嗎?」怨憤的是自己可能選擇錯誤,時常記著母親說:「亞仔,你地咁好,何必要移民?」千頭萬緒,從剛移民時的興奮,轉而為移民後的怨憤,夫妻時常為一些不重要的小事而爭吵。 重回 Why – What – How,Why 問 Value,What 問 Vision,How 問 Mission,我問自己:「甚麼是我最有value 的?」我的答案是妻子及女兒們,移民的很大原因也是為了她們的將來,「OK,咁就要好好珍惜,不能本末倒置。」我再問自己:「在現地及現在(here and now),我應該做甚麼?可以做甚麼?」第一答案不是搵工賺錢,而是固定自己的心理,不要讓那團戾氣囤積或傳遞,我再再問自己:「在 Why 與 What 的答案前題下,我應該怎樣做?」 解決問題的最終方法也是搵工賺錢,將家庭重新納入正軌,也就是start from zero,另創一個新天地,但現實告訴我,可以做的其實不多,當年澳洲經濟大氣候很差,許多專業人仕也失業,我寄了一百多封求職信都鎩羽而歸,細心思量下唯有回歸校園,自我增值,這種做法有兩個好處,第一是將自己的恐懼與怨憤轉化為一種求知上進的力量,第二是將那些會令自己胡思亂想的時間減到零。 回歸校園,讀書、讀書又讀書,本來我時常以「讀書人」自居,今次就是如魚得水?非也!會計學並非我喜歡的學科,不過唸會計學較易在澳洲搵食這是事實,因為那時的澳洲人都是「數盲」(numeral illiteracy),「為搵工乜都要掣,前世!」這是許冠傑《半斤八兩》的歌詞,我都係時常掛在口邊,強迫自己愛讀會計,愛那些 debit 及 credit,愛那些 Balance sheet….. 這一種好返學讀書行為,算是後來找到正職、在稅務局工作後仍然持續,計一計,由1993年始至2010年止,十多年來一個學位接著一個學位的讀著,其間祇有一年休學,「周身刀、張張利」說給人聽像似輝煌,有時都問問自己,是否患了「讀書強迫症」? 我的另一個消解恐懼與怨憤的方法是種花,前後園共有300多平方公尺的地方可供種植,兼且家住附近有三間極具規模的苗圃(註:與香港不同,澳洲人售賣花苗樹苗的地方稱為 Nursery,照顧小朋友的地方為 Childcare Centre。)有空我便在那些苗圃流連,或是在前後園種我的花,種的花花草草種類,多得不勝枚舉,或者不可星數,舉凡未見過的就買來試種,甚至上網買bulbs、買seeds種,貴如牡丹,平如鳳仙都種過,而且越種越專(不是專一,而是成了個專家),越種越多,漸次不受控制,後園變了一個森林,這幾年買了新品種回來,妻子見到就罵,應承了妻子不再買,但見到一些罕有、罕見品種,數年也不遇,且價錢相當合理,買了回來,不敢給妻子見到,要像「蛇頭」般將那些植物偷渡入家,有時給妻子發現,被大罵,也在所不計,你説我是否患了「種植強迫症」呢?

Posted in 心理之知 | Leave a comment

演說之趣 – 14 (續)

最近看了三個極有特色的演說,每個講者都是講自己的故事,現在向大家推薦: 第一個是關於一個長不大的人的故事。 第二個是關於一個整過容的人的故事。 第三個是關於一個行為藝術家的故事;這個八十歲的老人,不但沒有曲背矇眼,反能有這樣好的表現,生理及心理上的Q度極高,很值得我們去學習。      

Posted in 演説之趣 | Leave a comment

演説之趣 – 13 (續)

寫寫下《心理之知》,忽然間又寫《演説之趣》,無他、最近在 YouTube 看了兩個梁宏達講的故事,好的故事當然和大家分享;這兩個故事都有時間性,都是關於 2016 里約熱内盧的奧運會。 看奧運會當然是看中國選手的表現,中國隊能多取獎牌的項目其實不多,主要是乒乓球、羽毛球、排球、跳水、舉重及體操六項;以前喜歡打羽毛球,現在改為喜歡看羽毛球比賽,我更是林丹的擁躉,可惜林丹今次表現不濟,連第三也拿不到,在電視上的觀察,林丹的eQ還未掂,遇到手風不順便沉不著氣,奈何!反觀李宗緯雖然得不到冠軍,亦行將退役,仍現大將之風,這才是體育精神,可敬也。 老梁講的是中國羽毛球隊有關主教練的「黑幕」: 老梁的第二講是有關中國女排,當然少不了主教練郎平,郎平的eQ就無得頂;一講與二講的内容真是反差很大,一貶一褒,詳而不贅,實而不誇,恰到好處,有一點記著的是:在第二講時,中國女排還未拿到冠軍。 主播是現代傳媒的新興行業,梁宏達講得頭頭是道,一個人不斷的講半個多小時而聽眾不悶,罕有,他連續講了五、六年而聽眾不悶,更是罕有。

Posted in 演説之趣 | Leave a comment

心理之知 – 12 (續)

焦慮與抑鬱之二 上篇講過抑鬱源於對以往的怨憤,焦慮源於對將來的恐懼;這一篇是講一些良性(virtue)及惡性(vice)循環(cycle)的自我保衛系統(defence mechanism)。 怨憤與恐懼是人之常情,除非那個人沒有以往,才可以沒有怨憤,那個人沒有將來,才可以沒有恐懼。 怨憤者時常問「為甚麼」?為甚麼那個人這麼壞?為甚麼我會遇到他(或她)?為甚麼會是我而不是其他人?習慣性地向人大吐苦水,訴說自己的不幸遭遇,可惜的是摯友不易尋,能互吐心事的更不易尋,一般的朋友未必喜歡或願意聽你的不愉快經歷,有些不懂情理的會暗自取笑,再者更背後落井下石,說:「死蠢、扺死。」等刻薄言語,吐得苦水多,朋友都退避三舍,久而久之,朋友疏落,自己還不自覺,甚至開始懷疑朋友們的誠信,懷疑身邊的人都是「壞人一夥」,這種惡性循環繼續下去,可能發展到 paranoid。 恐懼者時常問「怎麼樣亅?怎麼樣才可以成功?怎麼樣才可以不出錯而導致失敗?怎麼樣才可以昇職加薪?怎麼樣才可以保得著份工?結果是自我制定一些行為守則,並嚴格遵從,日子久了,算是情況改變,自己仍然不自覺的机械地依循去做及 repeat 地做,這些不受控制,不可理喻的極端怪異行為,學名為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這種惡性循環繼續下去,再加上腦子產生幻覺,或許最終會變成schizophrenia。 每個人都有怨憤與恐懼,亦未必個個人都會走上惡性循環之路,然而、在統計學而言,一萬人中有一個?十萬人中有一個?仍然有人走上惡性循環之路,而且一去不回。 講完那些惡性循環,现在講良性循環;在我的舊故事裡,我曾然說過Value、Vision及Mission這三個管理學的新興名詞:Value 是問 Why?Vision是問 What?Mission是問 How?怨憤者時常問Why?忘了問 What and How,恐懼者時常問How?忘了問 Why and What?良性循環的核心,就是要懂得問 What?當然、Why 及 How 仍然重要。 面對以往的怨憤,我們如何可以像洗帶般忘掉?面對將來的恐懼,我們如何重拾勇氣面對現實? 坊間亞甲言:「做人要睇得開、放得下,隨遇而安。」 坊間亞乙謂:「鬼唔知咩!你有講等如無講!」 「睇得開、放得下,隨遇而安。」這十個字其實有其深層意義,下一篇的故事是講我如何將 Why、What、How 與這十個字結合,幫助自己渡過人生困難的一關。

Posted in 心理之知 | Leave a comment

心理之知 – 11 (續)

焦慮與抑鬱之一 這篇《心理之知》是講兩種心理反應:焦慮(Anxiety)與抑鬱(Depression)。 以前我講過「動机」(Motivation)與「情緒」(Emotion)是孖生的;人人都希望得到自己希望得到的東西,但人生有得有失,得者自然高興,失者自然悲傷,諺云:「得者莫驕,失者莫戕。」縱然如此,我們每每為以前不如意的事情而抱有怨憤(grievance);得又怎樣?现在得了,可否保存?可以得更多嗎?這種幻得幻失的心情,對將來的不肯定性抱有一種恐懼(fear)感。 一些人時常記著從前不如意的經歷,思憶太多,整天想著為甚麼?為甚麼?Why?Why?Why?慢慢走上持續抑鬱的路也不知,行為的表現是開始退縮(withdrawal),迴避一切的社交活動(avoidance),終日躲在家中,甚至衹留在自己的房中,沉默、寡言、少笑,有時我們稱之為 social phobia。 一些人面對著不確定的將來,思前想後,怎麼樣?怎麼樣?How?How?How?  破解焦慮的方法除了自我肯定外,就是積極參與(pursuit)某種活動,其參予情度是極度投入(engagement)的,終至於狂熱(mania),行為所表現可能是要叨、認叨,兼喜歡爭著講嘢。 你會説:「這也不是甚麼大不了的心理問題,一些人唔喜歡講咁多嘢的叫做「内向型性格」(introvert),那些人講許多嘢的人叫「外向型性格」(extrovert),見怪不怪,互相適應及遷就一下便没有問題。」 當人們面對各種困難險阻時,每每「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但、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問題不是一做就掂,而是需要較長的時間處理,有一些問題更是永遠解決不了,在動机與情緒的相互衝擊下,這就產生了所謂的壓力(Stress),人們有時會出現一些錯誤適應(maladjusted)的怪異行為(abnormal behaviour),但所謂的怪異行為,並無一個終值(universal)評定準則,例如我喜歡種蘭花,我妻子時常說我種蘭花種到「黏咗線」。 這點我要特別強調:所謂的怪異行為其實是一種標簽(Label),我們絕不應該以這些標簽污蔑(stigmatize)別人,因為這是極不道德的。 從Motivation → fear → Anxiety→ pursuit→ engagement →mania 是一路,從Emotion → grievance → depression → withdrawal → avoidance → phobia 是另一路,但有一種叫 bipolar disorder(或叫 Manic depression)卻兼有以上兩種的特性,行為表現是時喜時悲,大進大退,個人的情緒起伏很大,甚至完全不受控制。 你又會説:「這也不是甚麼大不了的心理問題,一樣米吃百樣人,個人的情緒控制力不同,一些人受到外界刺激,情緒波動較其他人為大也不足為奇。」這點我同意,但看下圖,是一個normal curve,問題大不大是嚴重性問題,亦是統計學上的問題,當然去到paranoid 或schizophrenia 已不是心理問題,而是精神病了。

Posted in 心理之知 | Leave a comment

演説之趣 – 12 (續)

演説之趣  ̶  12 (續) 我說馬云的成功,很大因素是他的口才,但是、看了這段演說,他的思維能力真是了不得,不信?看一看以下他最近的講話 思維主導言語 言語主導行為 行為主導習慣 習慣主導性格 性格主導命運 還記得以前白話文運動中強調的:「我口講我思,我手寫我講」;現在要再走多幾步,從改變思維、改變言語、改變行為、改變習慣、改變性格 ….. 這就是改變命運的唯一手段。 我們更應多做一點:「我作(行為)依我寫」,將自己的思維寫下來,作為自己日後反思的依據。

Posted in 演説之趣 |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