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s: February 2019

中國文仕 25

中國文仕之「仕」→  佛學要義 2 「性空」的意思並不是沒有知識,而是一些人太有知識,結果容不下新知識,亦容不下對自己知識有質疑的人,too arrogant,叻都無用,「性空」是要我們空出自己的内心,容納新知識,容納别人的意見。 「四諦涅槃」亦分開說,「涅槃」者,有許多人釋作「寂滅」,謂佛陀寂滅(去世)就是「涅槃」,功德完滿回歸天界?「涅槃」是為翻譯佛經而造的新字,中國人造字當然有其意義,「涅」者:水、日、土也,喜歡種植者如我就知道,植物在適當的位置:有適當的土壤,有適當的水份,有適當的陽光就會自然地生長茂盛,「涅」是暗示「自生、自力、自強」,前提是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 「槃」者:舟、殳、木也,殳為古代武器,木為船槳,駕著扁舟,遊走江湖,左手拿著防禦武器,右手拿著槳划船而行,槃是暗示「自主、自由、自在」;「涅槃」的全義是「自生、自力、自強、自主、自由、自在」,正如廣東人說的:「這樣的生活和人生才爽、才盞。」是生活和人生的目的了,佛教用「般若」二字,其實與「涅槃」是異辭同義。 「四諦」者「苦集滅道」,佛學中有「八苦」,即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盛苦」,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過程,雖苦而免不了,五阴盛苦,五阴即五蘊(即人的五種感覺(眼耳口鼻觸)上的本能要求),「苦」源自「愛、取、有」,愛不到、取不到、有不到,當然苦了;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就較特別了。 古典社會學家涂爾干(E Durkheim)的研究課題是榮譽得失,問:「為甚麼有錢有權的人都會不開心而自殺呢?」於是提出 Anomie 及相對相差論(theory of Relative Deprivation) ,Anomie是一種感覺羞辱不爽的心理狀態,是自殺的driver,Relative Deprivation就是現實(Actual reality)與理想(Expected ideal)的相對相差度,相差度越大Anomie 越高,「五阴盛」+「求不得」就有Anomie。 「爱别离苦、怨憎会苦」可用以下2×2表解釋: Q1: 愛的事物得手,當然開心;Q2: 討厭的事物遇到不能脫身,當然不開心;Q3:愛的事物不能得手,當然不開心;Q4 :討厭的事物遇到而能脫身,當然會開心;Q1及Q4 是開心嘢,當然沒有問題,Q2及Q3是不開心嘢,亦是 Anomie 的來源,怨憎会苦就是Q2,爱别离苦就是Q3。 然而、在現實世界中的「苦」,加埋時間因素,那就更加復雜,例如你深深愛上一個女生,不過佢唔酥你,數年之後偶遇,她對你有好感,不過那時你已經結了婚、生埋仔𠻹,時不與你啊!人生的「苦」真係很多,何止八種,看看周星馳在《大話西遊》中的經典對白:

Posted in 中國文仕 | Leave a comment

中國文仕 24

中國文仕之「仕」→ 佛學要義1 佛教與佛學總括來說有五大概念,佛教内的派系可能強調不同,但脫離其一,就不是佛教或佛學,五大概念分別為: 緣起性空 四諦涅槃 五蘊唯識 六道輪迴 明心見性 「緣起性空」是佛教的因果論,「四諦涅槃」中的「涅槃」是人生的目的(ends),「四諦」是達到涅槃的手段(means),「五蘊唯識」是佛教解決問題的方法論(methodology),「六道輪迴」是佛教的社會觀,「明心見性」是襌宗佛學作為「人」的目的及手段。 我是搞理論、玩概念(concepts)能手,讀佛經唔同人,佛經有很多概念,一字多義,亦有同義異辭,用了許多時間整理,漸漸發覺一些佛學概念與社會學,心理學、電腦學及行政學的理論有很多相似之處。 「緣起性空」是佛教的因果論,「缘起」是为世間上的一切事物的出現並非憑空而有、单独存在,必须依靠種種條件合作下才能成立,一旦组成的條件或改變或消失,事物本身也就或改變或消失,這就是「缘生缘滅 」的定律。 這個「缘生缘滅 」的因果論與社會學的「泡泡圖分析法」是同出一轍的(如下圖),例如在青少年因吸毒而偷竊的犯法問題上,其初源為貧窮,貧賤夫妻百事哀導致破裂家庭,他們的孩子得不到正常的教育,終曰流浪街頭給其他街童感染而吸毒,吸毒沒有錢便去盜竊。 佛學的源起論是十二因缘,由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共十二項,即由初出生BB乜都唔識(無明)至生命的終結(老死)止,亦是人生的十二階段,像似我以前讀的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特別在前面的幾個階段,與 Jean Piaget 的兒童 cognitive development theory很接近,當然Piaget講得更仔細;我覺得十二因缘中的「爱、取、有」是「缘生缘滅 」因果論的核心內容,因愛而取,取而佔有之,就是佛學中的「苦」的源頭,要離苦?就是要「不愛、不取、不有」,好難喲! 「性空」是甚麼?人在「缘生缘滅 」中,一切事物在種種條件下合作而成立,我們學習事物發生及消滅的規律,就是知識,對於各種事物的存沒可有intervention?知識的用途就是對事物的發展作預測及控制(predict and control),事物有兩大特性:可預測性(predictability)及可控制性(controllability),於是成立了一個2×2 的圖表如下:   Q1是可預測可控制的,我們便要依照程序處理,例如種稻是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依照這規律就會有好收成,反之失敗;Q2 是不可預測但可控制的,例如颱風會將農作物摧毀,豪雨會將稻苗浸壞,有經驗的農夫會種多樣其他農作物以抗御天災,算是該年颱風豪雨,農作物歉收,也不致挨餓;Q3 是可預測但不可控制的,例如華南颱風豪雨多在每年的夏季即六月至八月發生,農夫控制不了天氣,但農夫在這些季節前做好瓜棚豆架的加固工作,另外亦做好疏水防澇工程,儘量將損失降至最低;Q4 是不可預測不可控制的,不是坐著等死,而是要「性空」,意思是要將自己的心性騰空過來,存入新的知識去解決困難,所以用predictability及controllability 字眼,可預測及可控制是情度上高低,隨著我們了解更多世界事物的運作規律,predictability 及controllability 都會增加,但首決條件是:我們要能「性空」。

Posted in 中國文仕 | Leave a comment

中國文仕 23

中國文仕之「仕」→ 人人遠離十惡 有一點要弄清楚,我說「道家、道教、道學」是有分別的,「道家」是指春秋戰國時的「九流十家」的原始道家思想,以《易經》、《莊子》及《老子》為主要思想指導,「道教」是東漢以後將道家宗教化後的產品,特色是有很多超能力的神仙,「道學」是「道家」的申延,是後世將道家思想在改變中的社會重新詮譯,但不涉及神仙異能。 「儒家、儒教、儒學」亦是一樣,中國其實沒有「儒教」或「孔教」,因為儒家沒有超人異能,更不談鬼神,不談死生,談的是 here and now 的君子人格,以《中庸》、《大學》及《論語》為主要思想指導;同理,中國沒有「釋家」或「佛家」,因為佛教在東漢時才傳入中國,唐代慧能將佛教襌化了,襌化的意思就是「佛是我心」或「佛在我心」,以《心經》、《金剛經》及《壇經》為主要思想指導,將「佛」變成一種超越性的思維及心靈方式(將來會詳說),禪宗不談超人異能,修練思維及心靈達到某一程度,就是阿羅漢、再進一步是菩薩……佛就是最高的級別,故理論上人人皆可成佛,條件就是要先學佛,一步一步的學上去;「佛學」是後世將慧能的禪理在改變中的社會重新詮譯。 儒道學說自漢代在文仕階級廣泛流傳,佛教學理則在唐代在文仕階級廣泛流傳,例如王維的詩就很有佛理,到宋代,儒道學說及襌化了的佛教學理更是開始合流,究其原因,是儒道學說多說 What to do 及 How to do,而佛教學理多說 What NOT to do 及 How NOT to do,是否定式(negative),佛教學理形成一種反面的論說以補充儒道學說,是相輔相成(Supplementary and Complementary)的。 在第一篇《新年十願》裡,第六望是「人人遠離十惡」,「十惡」也是一個隴統的數字,「惡」何止十種,但我衹談這九種: 貪:貪心,要多要靚要好; 痴:痴心,死都要那一個,相對於貪,是specific vs General,唔識轉彎; 妒:嫉忌,人有我無又妒,人有我有但人多我少又妒,别人不費力而得又妒…… 總言之要我有别人無、我好人衰的狹窄心態; 嗔:嗔瞋,如「妒」一樣,人有我無而罵是「嗔」,人有我無而怒目視之為「瞋」; 懼:對將來的不確定性感恐懼,沒自信,退縮; 怨:對以前的失誤,常慬慬於懷,時常抱怨,見人祇懂訴苦,怨天怨地怨人怨自己…… 驕:得而驕傲,一次成功,放縱自己,周圍演嘢表現自己又醒又叻,不可一世,ego 爆炸,容不了别人; 戕:失而頹廢,一次失敗,接受不了挫折,自暴自棄,逃避現實,吸毒自殺,苛虐自己;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中國文仕 | Leave a comment

中國文仕 22

中國文仕之「仕」→ 佛學簡史 佛陀出生於c566BC在Lumbini(今尼泊爾南部),在這是時期,東方的中國是春秋時代,出了孔子、老子等,西方的希臘亦出了蘇格拉底、柏拉圖等,我不知道他們有沒有通訉過,然而這三者對當今地球文明產生最深刻、最深遠的影嚮;佛教中有三世佛,一認為是前生(燃燈)、今時(釋迦牟尼)、後世(彌勒),一認為是西方(阿彌陀)、中方(釋迦牟尼)、東方(药師琉璃光);不知是否巧合,在當時的中國,醫學及陶瓷工藝比較上是最發達的,在希臘,那種城邦制亦體現平等與民主的最初、最新觀念,佛教基本上祗講個人的修為,不講社會制度的改革,然而佛經中的西方阿彌陀掌管的就是極樂世界,甚至往生也要去西方,是否佛佗暗示了甚麼? 佛陀在世,佛教大盛,將當時的婆羅門教改革或邊沿化,佛陀死後,佛教在印度大陸仍興盛、但分裂為部派,中間經過龍樹的協調及改革,到了回教帝國及蒙古帝國入侵,佛教在印度大陸湮滅,回教及蒙古帝國退缩後,佛教沒有恢復過來,反而婆羅門教復興取而代之,成為今天的印度教,為甚麼會這樣?我認為除了回教帝國的滅族性行為外,佛教的教義是超高道德者,如投身餵虎餵鷹,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或接受,如同墨家提倡的捨己為人精神,最终被世俗的大眾所拼棄。 佛學在中國的發展也很簡單,漢通西域,佛教開始流入中國,為甚麼中國人接受佛教?後來有幾個王帝更是逛熱?我講過道教一開始便被皇權壓制或邊沿化,佛教基本上祗講個人的修為,不講社會制度的不平等及改革,「今世唔好係你前世衰,今世做好下世就會好」,完全不挑戰皇權,完全將問題置於個人之内,並認為衹要每個人自己做好,由個人組成的社會或國家就會好,佛教強調平等,但完全唔 question社會制度的不公平,皇權對於佛教,安樂哂;另一些帝王,今世亨盡榮華富貴不夠,還希望下世罧莊如梁武帝三次唔做皇帝做和尚,動机都係想下世以至下下世都再亨盡榮華富貴。 李世民曾得助於佛教少林僧侶,登基後大倡佛教,唐太宗派唐三藏往西天(即天竺)取經,三藏作了佛經的翻譯及整理工作,翻譯的三大標準是:信達雅,「信」者無錯譯或誤譯(validity),「達」者是譯文可表達原文意義的程度(reliability),是可以量度的(measureable from 1% to 100%),「雅」者是用字用辭優雅而不損原文的意義;在翻譯上唐三藏有很大貢獻,如他的「五不譯」原則(即保留語音原文): 祕密故,如咒語類; 多義故,如「薄伽梵」有六義,唔知邊個啱; 此無故,中國沒有之物,如「閻淨樹」; 順古故,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生善故,如般若、尊重、智慧、輕淺等有差不多好的字眼,就用現有的,不創發新辭新字; 實質上我覺得中國譯者(文仕)多受儒道學說的洗禮,在翻譯佛經的過程中,無可避免地加入了許多儒道學說的價值觀,將來會詳談。 到了武則天時代,不知是否她知道自己心狠手辣,殺子殺孫,罪孽深重,於是深信佛教以謀超生,那時出了一位慧能,繼承以達摩菩提為首的襌宗佛學,他將襌宗佛學中國化、世俗化,世俗化者是慧能將佛學帶到普羅大眾生活中,從此襌學大盛而且 subsume 於中國文仕的意識型態中。 襌宗佛學在宋代繼續繁衍,許多文仕變成「居士」,例如蘇東波又稱「東波居士」,他並有許多襌宗和尚朋友;「一華開五葉」,襌宗佛學在宋代又發展又分裂,有一些襌師學壞腦,喜以「襌機」相對,是一種變相的思維及口辯競賽,總言之是比較思維上的境界,有些「見佛殺佛」、「牛糞堆」、「飲茶去」都成為襌機公案,亦成為後世「無厘頭」文化的開始。 元朝外族入侵,元世祖以西藏密宗首領八思巴為國師,掌管全國佛教事物,藏傳佛教(密宗)在中國立根,當時亦稱花教,而漢傳佛教在中國飽受摧殘,僅餘襌宗及淨土宗在久延殘喘。 明朝立,藏傳佛教完全退出中原, 宗喀巴創立的黃教密宗在青海地區開始發展,並向西藏的密宗各派挑戰,各宗比試的又是辯論,黃教密宗受明朝支持,當然是黃教密宗勝,從此黃教密宗在西藏興盛至今。 清朝立,藏傳佛教在清皇室及蒙古族裔内流行,但與中國文仕格格不入。 從學理而言,襌宗及淨土宗從明代到現代再沒有較大的改變,但襌宗及淨土宗佛教在現代中國是最具規模的了。

Posted in 中國文仕 | Leave a comment

中國文仕 21

中國文仕之「仕」→ 佛學因緣 當我要寫佛學的時候,心中想起自己小學、中學的時代及時候,我兒時家住黃大仙啟明樓,小學先讀佛教菩提小學,佛教學校當然教佛經,講的是佛經故事,佛陀一出世便顯靈,步蓮而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每年佛誕:佛陀誕生日及成道日,全校學生都往鑽石山腳的一間佛寺參拜。 約三年級時,上佛經課,教書的是位尼姑,講佛經空洞無趣,同學們都與鄰座傾偈(包括我),她突然發怒,指著我說:「用毛筆照書罰抄一百次,下星期一交。」我是乖學生,當然照做,星期六、星期日便在那本厚厚的練習簿抄佛經,心想:「同學個個都傾偈,為何選中我?」「學佛之人何來慈悲之心?」到後來,更有一種想法:在寺院學佛不濟事,入世方能出世,出世必先入世。 小四後轉學到橫頭磡的孔教三樂小學,遇到幾位好老師幫我通竅,中學時在孔教大成中學就讀,有「經訓」一科,四部曲:唸原文、釋辭句、做語譯及說明中心思想,其實都係唸口磺,不過卻為我的文言文理解能力打下札實基礎。 中六在可立中學就讀,是黃大仙嗇色園創辦,嗇色園是儒釋道三教的,雖然這間中學完全沒有宗教氣氛,嗇色園與青松觀有關係,我做了領袖生,有機會參加了一些道教活動,印象最深刻是一次道教扶機儀式,是一些道士作了一些類似跳舞行為,主道士念念有辭在一個砂面寫字,那些字句就是神仙或祖師爺的指示。 及後有一種想法:道家轉為道教但道教行錯路,道家研究天理,應該是研發自然/物理科學知識的好開始,不過道教在歷朝都受迫害,有道之仕不隱居就是扮作瘋瘋顛顛以避難,而西方的基督教經過中世紀至文化復興時代做到突破,比異鉅大,但不能比較,東方的道教原地踏步二千年,算道教的丹鼎派胡里胡塗的發明了火藥及豆腐,影嚮民生是有的,火藥做煙花娛樂,豆腐做百樣食品,但、影嚮民智是較少。 讀佛經也有一段缘,從住家到城(Sydney CBD)返工要一個多小時的火車旅程,當時澳洲人有股風氣,就是在火車上讀書,當然是小說了,我喜歡讀書,當然充當讀書一族,我對鬼佬及國內的小說沒興趣,港台出名的小說包括金庸、古龍、倪匡的都讀過一遍,忽然有一天對自己說:讀讀佛經。 佛經浩瀚如山,有一天在書店看了一本書,其實是個合集,包括以下十一本經典:《阿彌陀經》、《壇經》、《金剛經》、《地藏經》、《觀音經》、《楞伽經》、《觀無量壽經》、《圓覺經》、《心經》、《普賢行願品經》及《百喻經》,這本書就是伴著我每天返工一小時,放工後一小時…… 十多年。 佛經眾多而難讀懂,不過以我讀書功力,多不是問題,我善於 skim 讀,很快 skip 過那些帶人遊花園的地帶、快速找到有份量、有料到部份細讀,而且現在上網方便,那本佛經份量夠,那本有料到,甚多推薦;至於讀唔讀得懂,唔係我寸,我讀唔懂的其實作者都唔懂,有些學者作家祇是堆埋一些抽象概念,砌起一個似是而非的理論扮高深騙人,更多的是加埋個乜乜主義(即XYZ-ism)嚇人,目的就是我識你唔識才可以表現我獨有的「高大上」知識,大師喎!我吃過很多虧,皆因這方面的問題,在社會學特别嚴重。

Posted in 中國文仕 | Leave a comment

中國文仕 20

中國文仕之「仕」→ 第七望是「人人趨向十善」 我曾經花了許多時間去梳理道家及儒家的學說,說白了,其實儒道學說都很簡單,不是甚麼復雜玄妙的理論,問題是你做不做到?做到了又做得多少?在第一篇裡我講過新年十願,第七望是「人人趨向十善」,「十善」其實是隴統的說法,「善」何止十種!儒道學說可分為「對己之善」及「對人之善」兩種,道家在「對己之善」貢獻多些,儒家在「對人之善」貢獻多些。 我將「對己之善」分述於九個字如下圖: 勤:用自己的勞力、智力及時間創造價值,故善用光陰; 敏:「敏于事而慎于行」,不要祇知埋首死幹,觸角要敏銳,懂得變通; 忍:不該做的就不做,不受誘惑; 毅:應該做的就努力去做,不怕辛苦; 謙:凡事謙遜,不驕傲自大,不自以為是; 樸:生活儉約不奢,樸實無華,即 現代的 minimalism; 勇:遇事勇敢應對及承擔,不畏困難險阻; 新:喜歡創意求新,不牢守舊法,處處尋求突破。 志:分兩層面:一為人需立志,二為人需志氣,有志氣立大志,此為「對己之善」之最重要一項,故置於中間。 我將「對人之善」亦分述於九個字如下圖: 禮:對競爭對手(Competitors)有禮,有所不為(即公平競爭,不用下三流手段求勝); 義:對盟友(Alliance)有義,應為必為(即不會因利害而背棄盟友或盟友有難,不予盟友援助支持); 廉:仕官者,不應做便不做,取之有道(例如絕不貪私); 恥:仕官者,應做便要做,否則便覺得恥辱,(即絕不瀆職); 敬:算是有意見上的分歧,對長輩(包括父母)仍有尊敬之心; 慈:年青年幼一輩犯了錯,我們都要抱有寬懷慈愛之心,不要太過苛責; 愛:對妻子要懂愛護; 望:對孩子(年青一輩)予以希望; 信:亦分兩層面:一為人需要有信心,二為人需要有信實,承諾前必反思自己有無信心及能力履約,絕不下巴輕輕,承諾後必盡心盡力履約,此為「對人之善」之最重要一項,故置於中間。 我這種分類是一對一對的互相對照,以免重復,中間單字:「志」與「信」,雖無拼對,但、是做人做事的最基本quality。

Posted in 中國文仕 | Leave a comment

中國文仕 19

中國文仕之「仕」 10  道家及儒家之合流(下篇) 話説北宋五子:邵雍、周敦頤、程顥、程頤及張載揭起新一浪的哲學思潮,其實都是走「心、性、理、氣」四路,邵雍即邵康節,是宋代風水大師,周敦頤作的《愛蓮說》,識中文的人人皆識,他亦作《太極圖說》:「無極而生太極,太極而生陽,動極而靜。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你讀得明嗎?程氏兄弟是他的弟子,專講「理」,是為「理學家」,張載認為世界的本源是「氣」,而非「理」,是為「氣學家」,由此他們走進學派之爭。 到南宋得餘半璧江山,學派之爭仍延續,當時有兩大學派:朱熹的「格物致知」派與陸九淵的「心即是理」派展開大爭論,1175年曾經有個「鵝湖之會」,兩位大師以辯論比試,希望得出誰是誰非或是誰優誰劣,結果是不歡而散;金庸的《笑傲江湖》小說中亦以此為題材作了華山劍派的「氣宗」與「劍宗」之爭,說白了:是意氣之爭?是面子之爭?是權力之爭?總之就是内耗。 元朝是外族入侵,高壓統治,中國文仕都噤若寒蟬;到了明代,並不好過,明朝是中國歷史上國家管治最黑暗的朝代,整個哲學思潮祗出了一個王陽明,王陽明文武雙全,除繼承陸九淵學說,還提出「致良知」及「知行合一」說而成為「陸王學派」的殿基人,他更能帶兵打仗,王陽明一生有兩大軍事功績,一是在南昌平定寧王的宸濠之亂;另一是平定西北少數民族的斷藤峽暴亂,不過根據野史記載,在斷藤峽戰事中,王陽明軍隊連小孩婦孺都全殺掉(即 genocide),有歷史學家認為王陽明似法家多過儒家,或者是披著儒家外衣的法家。 明亡,又產生清初三大家:黃宗羲、顧炎武及王夫之,三家的共通點是拼棄宋明「言心言性」及「理氣先後」等爭論,認為文仕應轉而求取「經世致用」之學,即實際可用之知識,不再流連於抽象空泛的辭句爭論中;清中葉受外國接觸影嚮,林則除、魏源、曽國藩、張之洞等提出以「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主張中西學問在不同層面發揮其效用,中學為體就是以儒道學理「做人」,西學為用就是以船堅炮利「做事」。 到了晚清,康有為、譚嗣同、章炳麟及梁啟超等提出维新變法,不過書生論政,講多做少,一紙空文,百日為終,然而這次失敗,卻喚起國人對清延的徹底失望,孫中山等決定以武力革命,驅除韃虜,復我中華。 到了民國,有熊十力、馬一浮、梁漱溟及馮友蘭等哲學家;熊十力主要的哲學觀點是:體用不二、心物不二、能質不二、天人不二;馬一浮的哲學觀點是:主敬、窮理、博文、篤行;梁漱溟的哲學觀點是:宇宙萬物實在生成於生活之中,亦因為生活而証明他的存在,生活就是不斷地满足意欲;馮友蘭與馬一浮都留國美國,畢業後回國發展,兩人都受美國實用主義熏陶,馮友蘭最出名者,是他出版了中國第一本《中國哲学史》,影嚮後世極大。 1949年後四位都留在國内,熊十力及馬一浮在文革受屈而死,梁漱溟及馮友蘭卻活過九十多歲,特別是梁漱溟,曾經與毛澤東吵過嘴,「批林批孔」時,他批林不批孔,膽色過人,至於馮友蘭,是位好好先生,1949年後都閉了嘴,因為他熟識中國哲學史,甚麼「唯心唯物」?甚麼「儒法鬥爭」?幾百年前甚至千多年前都有很多人爭論過,歷史告訴他並無定論,當然、在某一時刻,有權有勢者說甚麼就是「對」的。 1949年後中國哲學在台灣及美國的發展,我不熟識不講了。 1949年後錢穆、唐君毅、牟宗三、徐復觀來了香港,並在香港中文大學教書,我1975年才入學,無緣受學於他們,不過許多他們的書,我都讀過,中大新亞書院有一處叫「天人合一」的地方,可遠眺對海的八仙嶺,我每次回中大都往那裡走走,希望能悟出「天人合一」的道理。

Posted in 中國文仕 | Leave a comment

中國文仕 18

中國文仕之「仕」 10 道家及儒家之合流(上篇) 中國藝術的發展史可用以下分析: 上古:玉雕(打磨石器後的再發展) 夏商周:青銅器(以祭器、樂器為主) 春秋戰國:散文(百家爭嗚時代) 漢:賦(漢字定型) 三國魏晉南北朝:書法 唐:詩、絲绸及茶葉(陸上絲綢之路) 殘唐五代十國:山水畫 宋:詞、絲绸、茶葉及陶瓷(海上絲綢之路) 元:曲及陶瓷(出口更遠海外市場) 明:小說及戲劇(明代海禁) 清:小說、戲劇及實木家具木雕(從東南亞入口實木材料) 在春秋戰國時代,所謂「百家爭嗚」,即係「無王管,任人講嘢」,故哲學思潮十分發達;經過秦的快速滅亡、楚漢相爭又死得人多,董仲舒見到「法家」不足以效法,特別是許多「法家」名人都不得好死,如商鞅作法自斃,李斯被腰斬等,文仕題到「法家」既憎又怕;另外、「墨家」的兼愛利他精神更被認為是騙人替死的謊言偽術,「墨家」最终亦被文仕廢棄而湮没,董仲舒最終選擇了儒家的「三綱五常」,並加入道家258元素(即陰陽、五行、八卦)在其《春秋繁露》一書中,漢武帝知是炒雜燴,無妨,因為這本書的内容就是說甚麼都係上天整定,好唔好都要信天,合哂漢武帝口味,因為佢係「天子」,即係信佢就得,從此罷黜百家而獨尊儒,但由那時的儒家開始,滲了許多道家味道。 到了三國魏晉南北朝,國情紛亂的情況下書法大興,除了文仕喜歡寫字外,另一原因是不敢寫文章,所以寫字舒發自己的情緒,為何?恐文章會惹殺生之禍也,那時一些文仕走得較董仲舒更遠,興起一陣讖諱之學的歪風,叫人「認命」,再加上文仕喜歡飲酒以忘憂,文壇上出了「竹林七賢」及陶淵明等嗜酒避世者。 到了唐朝,是中國人極威風及極輝煌的時代,外國派使節前來 朝貢兼學嘢,我們現在都自稱「唐人」,實質李淵本源鲜卑外族,才剛漢化了就做中國人的老大,所以對當時的儒道文化,並未吃透,當時佛教剛傳入及萌芽,開國的幾位王帝(包括武則天)都有崇洋心態,再加上三藏法師遠卦天笠取經翻譯及整理,隨後慧能將佛教本地化世俗化,從此佛教在中國大盛,有唐一代,佛經學說蓋過了本土儒道學說。 殘唐五代十國,國情紛亂的情況下士大夫(文仕)喜歡繪畫,理由亦是不敢寫文章,繪畫亦很特別,巨幅山水畫特別風行,山水畫其實是文仕的理想國度:聽風、觀濤、小橋、流水、山林….. 據說山水畫中的亭臺樓閣,不是甚麼,是妓院!是士大夫最終憧憬找到的一處「唔駛煩惱」的洞天福地。 到北宋,重文輕武,文仕人才輩出:司馬光、歐陽修、文彥博、范仲淹、蘇門三學士等,在儒道學說思潮上又起波瀾者,應數北宋五子:邵雍、周敦頤、程顥、程頤、張載,這五子其實都是做著同董仲舒一樣的工作,將道家學說加入儒家學說中,不過質素較高,道家學說講「天」,天是不可控制的,但人可順天行事,儒家學說講「人」,人是可以教化成材的,從此便有「順天應人」這觀念,再轉化便是「天人合一」的道理了。

Posted in 中國文仕 | Leave a comment

中國文仕 17

中國文仕之「仕」 9 道家學說 講完儒家先講道家,道家有三本書是必讀的:《易經》、《莊子》及《老子》;《易經》傳是周文王所著,是一本占卜的書,從上古流傳下來,一字未改;《易經》取材自八卦,8×8=64 共六十四卦,每卦之下還有六爻,即共有64×6=384個可能現象,這種安排refine過在黃大仙祠求簽,如果抽到25「朱洪武登基」,當然是上上簽,凡事得心應手,如果抽到74「朱買臣分妻」,是下下簽,萬事不得稱意;《易經》卦爻不同,可能是卦好爻不好,或卦不好爻好,你可能會說:「凡事都不一定,好又唔好,唔好又好,咁味好易俾佢玩死!」非也,這些卦爻都很有sophisticated 的用心,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好事來也要有警惕,如「滿招損,謙受益」,壞事來也不要頹廢,如「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 有些人埋首深讀《易經》,認為讀通了可預知未來,將來要乜有乜,殊不知衹有上帝才可以知道人的未來,人永遠不能知道自己的未來,我也費了很多時間在《易經》上,心得如下圖: 《易經》之「易」,一為「日月陰陽」之替易,一為「繁簡常變」之更易;「易」之八卦項目組合,可代表各種自然現象或動態,分別為「天、地、水、火、雷、風、山、澤」,卦名則稱「乾、坤、坎、離、震、巽、艮、兌」。八卦代表影嚮人生活的人大因素: 天=乾=太陽 地=坤=月亮 風=巽=空氣流動 雷=震=雲中雷電下雨 水=坎=生命之所需之水 火=離=生活之所需之火 山=艮=山脈、高峰、巒頭 澤=兌=海洋、河流、濕地 在上者有好天氣時有雲與清風,壞天氣時有狂風暴雨、行雷閃電,在中者有水有火,是生活生命之源,腳下行的有高山河谷,遠望的是山峰連綿或汪洋大海;一天之内有太陽普照之為日,晚上雖暗有月光,是代表時間;八卦就是表示人類生活在流動的空氣,密雲會下雨,水、火、山巒、濕地及日月交替的時間裡,《易經》就是講這八樣東西,並不奧祕。 《易經》中常見「元利亨貞」四字,亦有很多人誤解,「元」者始終,「利」者益害,「亨」者順逆,「貞」者得失,卦outcomes可以是始順、終逆,亦可是得利、失害,這四組不同的二元combinations 就很有玩味。 《莊子》一書並不易讀,但讀懂頭三篇就夠,第一篇《逍遥遊》,首先講鯤講鵬,鯤鵬是當時人類認識的最大的魚類及最大的鳥類,《莊子》講的更是超级的鯤與鵬,所謂「鯤」者,是 Ocean currents,所謂「鵬」者,是 Trade winds,《逍遥遊》是講四季的變化,時間與生命的消逝,人生的目的是甚麼?人又在人生中做甚麼?莊子的答案是「逍遥」→是無拘無束的自由活著。 第二篇《齊物論》是講既然四季的變化、時間與生命的消逝是人類不可改變及抗逆的,人就是要順其自然,「自然」是甚麼?這篇講有型、無型、自身、物外,多、少等抽象觀念,然而、能變與善變是能「逍遥」的必須條件。 第三篇《養生主》,是講怎樣能變與善變,從「庖丁解牛」故事generalise到生活上的技能,是要經過深切思維及實踐,不斷的鍛鍊打造才能「逍遥」一生。 《老子》一書有考據是戰國時的偽書,即非春秋時李耳原著,不過首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名」這十一個字已「殺死人」,全書八十一篇蘊含著中國人的絕世智慧→「一分為二」及「合二為一」,《老子》一書又名《道德經》,「道」者天道天理,「德」者人性人德,道家思想就是講「道德智慧」。

Posted in 中國文仕 | Leave a comment

中國文仕 16

中國文仕之「仕」 8 儒家學說 我在孔教大成中學讀書,番書院的讀 Bible,我們們讀的是「經訓」,主要是以《論語》為主,孔子雖然「刪詩書、定禮樂」,但他終生述而不作,《論語》是他的學生的課堂筆記,主要記錄了老師的言行及教誨。 孔子是一個教育家,亦是一個政治家,以政治家而言,可謂一團糟,他曾經在自己的國家做過一段短時間高官,可惜上任七天就要處死反對派少正卯,政治真是可以歪曲人性,在自己的國家政壇失意的孔子曾周遊列國,皆不得意,甚至在陳國及蔡國三餐不繼,無他、他的國策是尊周室、復周禮,當時周王室式微,諸侯群起稱霸,那有人聽他支笛! 孔子卻是一個成功為教育家,成為萬世師表,他有教無類,是第一代為平民服務的教師,他因材施教,會因應每個學生的特殊情況而教學,是 Client-oriented services 的先驅;當我閱讀《論語》的時候,给我一種很特殊的師生關係的感覺,雖然《論語》每篇都衹是潦潦數語,似無關連,但內裡的人物許許如生:顏淵、曾參、子路、子貢、冉有都各有其性格,當他們向老師問同一問題時,例如問:「甚麼是君子?甚麼是仁?」孔子都給了不同的答案,總言之個個有嘢入落袋,皆大歡喜;有人說做學生遇到個好老師,做打工仔遇到個好老板,做企業遇到個好拍檔,有病遇到個好醫生,一生難得,在小學時,我就遇到幾位好老師,從而改變了命運。 孔子或儒家學說其實都很簡單:第一是「推己及人」,第二是「博文約禮」;推己及人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自己判斷自己行為的一個benchmark,例如我見地下有個銀包,應該是别人掉了,我會想想:如果是我掉了怎樣?我不會拿了銀包的錢自己用,因為我知到掉銀包失了錢的人會很傷心,我會將撿到的銀包交往警察局,這種思維就是「推己及人」的精神,俗語說:「過得自己、過得別人。」進而推之就是我們所說的「良知」或「良心」了。 「博文約禮」是中大校訓,原文出自《論语·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意思是說:想作為一個君子麼?應該勤力學習,無論是自然/物理科學的知識及社會/人文科學的知識都要識,而且要使用這些知識去解決問題,知道甚麼應該做,甚麼不應該做,能夠這樣,甚麼惡劣困逆的環境也可安然渡過。 南宋的朱熹是自漢代董仲舒之後的儒學大搞手,他有三大貢獻:第一將《大學》第一章「親民」改為「新民」,上篇我說過沿用「親民」,大學的目的是尋求兩難間那個突破點,從而更有效解決問題,使人民得到益處;改為「新民」,大學的目的是尋求兩難間那個突破點,從而更有效解決問題,使我們的下一代更有希望,朱熹這一改,起畫龍點睛之妙,使大學的目的更加 forward-looking。 朱熹的第二項貢獻是將孟子加埋入去作「四書」,《孟子》一書也講「仁」不過是有階級性的,《孟子》是寫給權貴階級看的,是由上而下的仁,不忍人之心是由上而下的慈悲,孟子其人心胸不闊,罵同行如楊朱及墨翟用到「禽獸」字眼,駛唔駛咁惡呀! 其實孟子的賣點是他的《盡心篇》首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將帝王擺到最後,而且重係「輕」君,「輕」君等如欺君,夠膽死!朱熹用意是埋下「民主」這種子,可憐明朝有位大儒叫方孝孺,信哂佢,逆了明成祖意,被誅連十族,連他的學生也被殺埋,此又是「盡信書不如無書」一例。 朱熹的第三項貢獻是將「四書」從新釋譯,也不知是好是壞,從此科舉制度必考的「四書」一科,皆以朱熹版為正宗正義,讀書人從此困於八股文中,不敢雷池半步,直至清末科舉制度廢止為止。

Posted in 中國文仕 |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