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2017a 英倫之旅

英倫之旅 の 20

7月31日(星期一) 倫敦→香港→悉尼 這天是最後一天在倫敦,我們會乘下午五時的飛機transit香港回悉尼,B&B check out time是正午。 早上七點便起床,我們乘巴士往市中心方向走,過了泰晤士河便下車,因為想沿河而行,在這裡也要談談倫敦的巴士,倫敦的巴士是紅色,乾淨明亮,很有特色,坐巴士逛倫敦是件樂事,有一點要注意的是祇要 tap on不用 tap off,不似悉尼的巴士要tap on+tap off。 我們沿泰晤士河北岸向東走,沿途很少遊人,靜靜的拖手仔也很寫意,我們到了 Chelsea區,這地區也很特別,是Royal Hospital的地點,Chelsea Flower Show就在那醫院旁的公園每年五月舉行,那個Flower Show的地址在其他時間變成一個Exhibition Centre。 我們繼續向市中心進發,所謂倫敦市中心,是指 Charing Cross、 Lancaster Square及 Piccadilly Circus這三個Tube 站點連接的三角地帶,由Chelsea到這個三角地帶,我們要經過白金漢宮,St Jame’s Park及 Downing Street;白金漢宮是英女皇的宮坁,不過我想英女皇在暑期都唔會在那裡住,原因並非天氣熱,而是遊人太多,不是說笑,今天是星期一,現在是九點半,白金漢宮外已經是人頭湧湧,用「萬頭鑽動」或許更適合,而其中約有三分一是中國遊客,許多更是學生式的遊學團,中國遊客對英國經濟實在有很大的供獻。 鄰近白金漢宮的是St Jame’s Park,上次自己來St Jame’s Park留下很深的好印象,故今次特別帶妻子來,St Jame’s Park最獨特的是有一個湖,湖邊有許多 Flower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2017a 英倫之旅 | 1 Comment

英倫之旅 の 19

7月30日(星期日)– 倫敦 這個巴士團回到倫敦市中心時已是七點鐘,我們下車的地點是 King Cross;由 Peterborough乘火車到倫敦,終點站就是King Cross,那時帶著行李,不便久留,但King Cross 附近也有很多嘢睇,上次衹是帶妻子去看那個 Harry Potter 9又¾月台,到達時,有過百人在排隊等候影相,鄰邊的Harry Potter shop 亦要排隊進入購物,認真墟陷,可見 Harry Potter 這熱潮的影嚮力。 在King Cross下車,主要是帶妻子來看St. Pancras Renaissance London Hotel,這酒店外形很特別,價錢當然不菲,現在的價錢是約A$400一晚,淡季來時A$200應該可以得。 今晚是我們在這次英國之旅的最後一晚,決定帶妻子去泡吧,英國有很多酒吧,是飲啤酒及傾偈的好地方,再者、在酒吧常設有一隊 band 演奏或演唱,再再者、在一些日子有重要的體育賽事,酒吧在各周都設有很大的LED電視,三數知己或數十良朋便相約到Pub睇比賽,酒吧是英國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份。 我們走進一間很Typical 的酒吧内,酒吧當時已有一些人,有男有女,像似今晚有一場重要賽事,我們選了一處靜角坐下,拿著餐牌細看,講起酒吧的餐牌,也很有趣,雖然賣的都是千篇一律的牛扒、炸魚、燒雞….. 賣法卻是五花八門,每天都有不同配搭的特價套餐推銷,妻子要了焗腸,我要了牛扒,套餐都在十鎊以内,比英國其他地方,並沒有特别貴,我當然叫了 cider。 這一晚原來是歐洲女子足球賽半準決賽,英國對法國,英國勝法國一比零;在酒吧中,一邊喝cider,一面看球賽,有險球及入球時,呼叫聲或喜躍聲此起彼落,這樣就感受著英國人的生活。 講起現代的體育活動,結構上都起了很大的變化,傳統的體育活動可分十種,第一種是田徑類,包括跑跳舉擲,第二種是游泳類,第三種是球類,包括籃足排等,第四種是冰上運動,即冬季運動會,第五種是馬術,第六種是單車,第七種是划艇,第八種是拍類,包乒乓球、羽毛球及網球等,第九種是武術,包拳賽、柔道、跆拳道、西洋劍、摔交、射箭及汽鎗,第十種是體操。 在舊年巴西奧運會中,英國在金牌榜排第二,就是多過中國的一面,究其原因是英國有雄厚的體育投資及體育文化做後盾,足球是英國國技不用說了,溫布頓網球大賽舉世聞名,前天在倫敦搞單車比賽運動差不多全市封路都得,這種對體育的狂熱,沒有幾多個國家做得到,更没有多少個國家的國民這樣積極支持國家這種做法。 反觀中國,祗能在乒乓球、羽毛球、跳水、體操、汽鎗及舉重這六項取得較優成績,尚好舊年中國在女排項目中力挽狂瀾、穎脫而出,但國民的體育文化是一點一滴的積累下來,沒有捷徑。 焗腸及煎牛扒都係手板眼見工夫,等了好一會,我們的餐才到,看看我們的腸及牛扒,表面部份竟然焦黑,妻子當即「媽媽聲」,我對妻子說:「九成是那個廚一路睇波一路做餐,腸就焗過龍、扒就煎過火,不過少安無燥,都唔係唔食得,切掉那焦黑部份算了。」 人生也需要有點狂熱,有時狂熱,否則人生就會淡然無味。

Posted in 2017a 英倫之旅 | Leave a comment

英倫之旅 の 18

7月30日(星期日)– Stonehenge 及巴富(Bath) 由於與 Kenny 遊了牛津,我們在倫敦空出一天,前兩天便決定增遊 Stonehenge及巴富,我們是參加一個整天的巴士團,是上網報名的,五十鎊一位包巴士來回及 Stonehenge的入場費。 這天我們很早便到了集合點,等到夠鐘車還未來,以為被放飛機,後來有個青年匆匆趕到,自謂是領隊,稱臨時交通改道,巴士不來這個集合點,他帶領我們乘 Tube到下一個集合點,這也可理解,昨天在市中心,就是有很多封路,我們去 Her Majesty’s Theatre,差點也遲到。 旅遊巴一路向西走,又是麥田農地,有時真很欣賞英國的城市規劃,城市與農村的 interface都有合理的安排,而且 Green belts及 Conservation areas很多,保持著郊野的自然美。 一個多小時後我們到達 Stonehenge,所謂Stonehenge,是用大石堆成的兩個 co-centric 的圓圈,是史前遺跡,對於為可造這些石堆,領隊說專業考古還未能作出定論,但肯定的是擺石位置與春夏秋冬的日照有關,或許是作為一些祭禮之用,我們轉了一個圈,那裡有一個博物館,展示了當時史前人類的生活形態。 所謂史前(即謂 Prehistory)有人說是神話時代,因為當時沒有文字留存下來,一般說法定為5000年前,在中國是黃帝年代,禹稱帝建立夏朝是2070BC,加2017=4087,有些人稱5000年前這個時代為新石器時代,由夏朝開始是銅器時代,由漢朝開始是鐵器時代,鐵器時代延展到晚凊,之後中國人才開始使用火鎗大炮。 我喜歡讀歷史,不過我最大的興趣是兩段歷史,一是上古史,即由盤古初開至堯舜憚讓的一段,另一段是近代史,是由1850至1950的中國百年變遷;以前去過意大利的Bolzano看 Otzi雪人,曾經想去近寧波的河姆渡文化(該次因時間急忙沒有去),今次來這個Stonehenge都有特别意義,看過這個5000年前人類的杰作,我很想將現代考古人類學的知識與中國上古史的傳說作一些結合,這就是我特别來Stonehenge的原因。 逛完Stonehenge,旅遊巴一路再向西走,我們到達巴富,巴富的英文是Bath,即是沖涼,公元前51年羅馬人入侵英國,來到這裡,見有溫泉,羅馬人喜歡一邊浸溫泉,一邊嘆酒,由此而來這裡便大興浴室做生意賺錢,巴富就如此興盛起來,不過時至今日,溫泉不再,當時的浴室變了博物館招待遊客參觀,每位三十多鎊,仍然撈一筆。 巴富市由來就是富人聚居之處,所以那些屋也建得極為別緻,全是 sandstone 結構,特別是那些排屋(Terraced buildings)依山而建,別有風情;巴富市以前住過一位寫小說的才女,叫 Jane Austen,是《傲慢與偏見》的作者,她的故居又改為博物館,招待遊客又是收費的,Jane Austen 的生活年代是1775 至1817,當時英國社會在工業化大浪潮中急變,Jane Austen的作品除反映新興中產社會的崛起,她最大的筆力,是反映人性:富貴榮華的取捨。

Posted in 2017a 英倫之旅 | Leave a comment

英倫之旅 の 17

7月29日(星期六)– 倫敦 在倫敦會居住三晚,是在AirBnB預訂的,住所是apartment,位於倫敦南部,接近Stockwell地鐵站,這天早上吃過自做早餐便出門,我們第一個去的地方是倫敦動物園(London Zoo),我最早認識倫敦動物園是由於朱自清,朱自清在1931及1932年遊學歐洲,回國後寫了《倫敦雜記》及《歐遊雜記》,這些書對我都有很大影嚮,朱自清在《倫敦雜記》裡記述了他到訪倫敦動物園。 第二個原因是我很喜歡動物,去上海就專程去上海動物園,人口澎漲,野生動物的原本環境都被破壞,動物園成為牠們最後安生立命之所;第三個原因是倫敦動物園是一個很有歷史的科研組織,我想去看看這個動物園有甚麼特別。 我們乘巴士到 Regent’s Park,然後徒步到倫敦動物園,今天是星期六,遊人很多,妻子在入口處展示我們從Peterborough至倫敦的火車 confirmation printout,果然買1送1,妻子再問有沒有 senior concession?售票員說每次祇可享受一種優惠,我對妻子說,人家養隻老虎俾你睇,成本價都很高,雖然慳儉是一種美德,不過都唔好「食埋人隻車」,於是向售票員買了本 souvenir booklet,支持他們在wildlife conservation的義行。 倫敦動物園有很多獨特的動物看:第一是亞洲獅,現僅存數百隻在印度東部一個自然保護區,第二是蘇門答立虎,也是罕有,那裡還有一種葉猴(Langur),祗生活在雲南及貴州省原始森林,我看動物其實首先是看牠們的居住環境,在倫敦動物園,動物都有很好的招待,居住環境闊大,那裡的動物當然會開心些。 倫敦動物園有個 fish house,養了許多不同種類的淡水魚,而魚缸的設計是依循著魚類的原生環境而為的,有些設計是依照南亞的河流,有些是依照南美亞瑪遜上遊的河流….  展出的魚類品種極為可觀。 那裡還有兩個可以行入去看鳥的鳥監(aviary),一個可以行入去看蝴蝶的butterfly house….  雖然有許多嘢睇,不能久留,我們又要趕下場。 下一場是看歌劇,在與 Kenny一路打邊爐一路談說時,他說到倫敦的必做項目是看歌劇,Kenny妻子更大力推薦《the Phantom of Opera》,其實我來倫敦前亦有同仕對我說要到 West End的 theatre見識下,我都想如果可以便到 Leicester Square那個專售亭買當日的歌劇票見識見識,唯是妻子有所疑慮,因為歌劇晚上七點半開始,睇完是十點,回到住處是拾一點,她憂慮治安問題;前兩天上網溜覽,特然發現星期六的下午場(兩點半始)還有極少量票出售,費用是二十幾鎊一位,講明有 visual restriction,即係睇唔哂全個舞臺,無問題喇!我都唔敢問妻子,即時按紐購票,恐防講多走雞。 地點是Her Majesty’s Theatre,我們轉乘 tube(即地鐵)在 Charing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2017a 英倫之旅 | Leave a comment

英倫之旅 の 16

7月28日(星期五)– Peterborough 至倫敦 這一天我們訂了下午四點鐘的火車到倫敦;早上 Derek又帶我們去遊園,這一個公園很大,是個郊野公園(叫 Ferry Meadows Country Park),公園内有幾個大湖,湖中有許多天鵝及其他水鳥棲息,去到停車場,又是Pay and Display(P&D),Derek 就唔係幾好老皮,因為上次來時都唔駛俾錢,Derek認為逛公園是人們的 basic needs,亦是人們的 basic rights,於是到那裡的 Information Centre投訴,那裡的人也很有禮貌回答,說公園停車場有年票,一年都係十幾鎊喱!Derek就是這樣給耍了出來。 來了英國十多天,我完全理解原因所在,要養活一個休憩或遊樂地方化費不少,英國的市政府趕錢用,第一個要斬的當然是有屋有車之人,在旅遊點這方面更厲害,到處都是 P&D,Kenny告訴我,他們有很多絕招,第一是收錢多元化,你俾銀仔又得,你用信用咭又得,你打電話又得;第二是你要 Key入你個車牌號碼,你入完錢取了飛仔用唔哂啲時間,你想俾張飛仔益別人都唔得;第三,如果你不幸收到告票,首先他們會告訴你一個好消息,如果你在某特定時間内繳交罰金,你可以得50% off,在某特定時間内還未交罰金,罰金加倍 ….. 民如何與官鬥! 我們四個人在郊野公園行了一個圈當晨運,很是寫意,其實在這個郊野公園踩單車最好,我在那裡的 Information Centre買了一本在 Peterborough 踩單車的小册子及地圖,下次來時有用了;在步行途中與 Derek 談及英國脫離歐盟問題,Derek 說在經濟方面而言,差不多是自殺,但在社會協調而言,也是值得的,他舉例說:英國人很愛護野生動物,但那些東歐人來了英國,竟然偷偷的捕殺那些天鵝並吃掉,這些行為英國人很難接受,祇要英國在歐盟裡,英國便不能控制移民的入口,將來會埋下種族衝突這個大炸彈。 逛完這個郊野公園, Derek帶我們去果園擷生果,這個 Berry Farm 上次我來過,妻子及她的姐姐是第一次來,上次來時衹有 Raspberry,今於還有 Blackberry,Redcurrant、Blackcurrant 及gooseberry,有時都唔明他們是怎樣做生意的,他們不收入場費,他們給一些盒子我們,將採到的生果給稱稱,然後按重量收錢,但售價也不是特别貴,在採擷時,最好的都在「試味」時放進肚子裡,我們都很講良心,每種Berry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2017a 英倫之旅 | Leave a comment

英倫之旅 の 15

7月27日(星期四)– Cambridge(劍橋) 對我而言,劍橋之名較牛津更深刻,使我認識劍橋之名者,有三個人:分别是徐志摩,陳之藩及金耀基;徐志摩是在1922年3月至10月在劍橋當旁聽生,他旁聽甚麼科目?有人說是社會學,不過無從稽考是對是錯,不過在這時期,他與林徽因談戀愛卻是事實,那時他熱戀瘋狂到要與妻子張幼儀離婚,那時張幼儀在劍橋旁的一個小鎮居住陪讀,而且懷了孕。 1926年1月徐志摩寫了一篇著名的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橋》,記述當時他的生活,再兩年後(即1928)徐志摩歐遊回途中,寫了一首更著名的《再別康橋》詩,這首詩識中文的人都識了;林徽因有一首《你是人間四月天》,發表於1938年,有人說是寫俾個仔,但更多人認為是當年與徐志摩戀愛時寫的,眾說紛云,你們自己猜想吧! 陳之藩在我讀中大時他是教電子電機工程學的,這個「電子佬」竟然撈過界寫散文,而且寫散文比我認識的「中文佬」寫得好,1969年他在劍橋修讀電機工程學博士學位,一路做研究一路寫散文,寫了一本小集子叫《劍河倒影》,亦是記述他當時的生活及感受,從此、他給我一個新觀念,讀中文系的未必中文好,不讀中文系的未必中文不好。 金耀基是1975年去劍橋的,那年我剛入中大,中大對教師很好,教滿五年便有一年休假,他便利用這一年去了劍橋做訪問研究,除寫了一篇《行政吸納政治》的重要學術論文外,他還寫了《劍橋語絲》一本散文集,後期他寫的《大學之理念》,許多概念都是在劍橋遊學時得到的。 講到離了題,都是要親身會一會劍橋才心息,這天 Derek要陪母親,我便帶著妻子及她姐姐共三個人起程,從Peterborough乘火車至 Cambridge 約1小時,交通極方便,來回費用是十幾鎊,而且沒有爭位泊車的問題,我們當然是選擇搭火車了。 抵達劍橋,格局與牛津完全不同,近火車站地方全是新建、新型建築物,而且即有共享單車租用,我回悉尼第一樣嘢要做就係教識妻子踩單車,踩單車遊劍橋才是最理想的旅遊,雖然區内有觀光巴士,我們還是用腳行去書院區,劍橋也是書院制,共31個書院組成,最出名的當然是 Trinity College(三一書院),我們到了一處書院,門口無人理,便進入逛逛,劍橋的格局就是夠大,地大人疏便给人一種宏大的感覺,再者視覺上亦感到寬敞而寧靜,牛津的建築就老舊一點、狹窄一點。 行了一會到了河邊,是 River Cam,那些撐篙人及船也很有特色,據聞船夫都是學生在暑假賺外快,不過坐上去要差不多40鎊一位,太貴了,我們祇在隄邊坐著看那些坐船的人為樂;英國天氣變化很大,忽然下起雨來,我們便走進旁邊一間現代化的學生活動中心避雨,亂逛之下,來了一處像似教職員專用的餐廳,那裡成個餐廳衹有一臺人在用餐,時近中午,我也不客氣的問他們招不招待「外賓」,他們說 yes,我們便選了一個近窗口的桌子,那窗很大,設計似一個大窗台,我們可以一面用餐、一面隔著玻璃oversee整個 River Cam 附近碼頭的一段。 一場驟雨,那些坐船的人多變落湯雞,我們則決斷英明,雖無徐志摩說的:「划去橋邊蔭下躺著念你的書或是做你的夢….. 」的雅興,但透窗外望,時而一片瀝淅雨霧朦朧,時而幾柱銀光破霽照地,另有樂趣。 來到劍橋,就知道甚麼是寶,朋友有個女,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一月收佢讀 Law,讀到六月 Cambridge U又收佢讀 Law,佢決定離鄉別井去Cambridge讀,真係識貨,以大學論大學,Cambridge個殼(即campus)已經打盡天下無敵手,如果我個女有如此大志,雖然學費及住宿費貴些,我節衣縮食都供她去讀。

Posted in 2017a 英倫之旅 | Leave a comment

英倫之旅 の 14

7月26日(星期三)– Peterborough 這天很早便起程,因為我們要在10點前駕車到Peterborough將車還了租車公司,這樣做便算完成今次自駕遊的使命,由Stratford-upon-Avon至Peterborough是130公里,全程差不多是由東向西走,我們預算是兩小時;早走的原因是要避開早上的返工或貨運車潮,第二是要早點到Peterborough,將車入滿油才交車;有一點也要講一講,英國的車路是用英哩標誌的,許多車路都沒有車速限制的指標,真係要自行「執生」,好彩個 GPS有速限教路,不至在不適合的時間或地點超速,不過那個GPS時當說距離出口有200碼(yards),一哩有1760碼,一哩有1.6公里,1 yard=0.9meter,好彩一碼約等一米,約約莫莫估距離算了;另一方面入油就是用公升,買奶仍用品脫,英國也是一國兩制。 一路順利的到達Peterborough並交了車,那車行很好,免費用車載我們到預訂的旅館,在旅館那裡妻子見到了她的姐姐及姐夫,姐夫就是Derek,Peterborough就是Derek 的鄉下,我兩年前來過一次,是即日來回,沒有過夜,妻子是第一次來的。 安頓下來,我們又到市中心的Peterborough Cathedral,在我所見的Cathedral中,這個就是乾凈企理,寧靜嚴肅,宏偉有緻,兼且很有歷史典故,話說都鐸王朝五個皇帝中,其實最重要的有三位,第一位是享利八世,這個享利八世在英國帝王史上極有作為,一面周圍撩交打,並且實行中央集權制,是他一個人說了算數那種,二是他有六個妻子,有兩個是他下令 beheaded的,第一任妻子叫 Catherine of Aragon,當時享利八世另有新歡,根據當時羅馬教庭的禮法,享利八世需離婚後再娶,離婚需Catherine of Aragon同意但她不從,Catherine of Aragon後來自殺或被毒殺(歷史真相無從考証),後來享利八世更與羅馬教庭決裂,自行委任英國主教,成為政教的最高決策人,不過Catherine of Aragon有個女兒,後來成為 Mary I,史稱 Bloody Mary,因為她趨向天主教,對異己手段殘浩,更殺害了不少新教的人,Catherine of Aragon就是埋葬在Peterborough Cathedral内。 享利八世的第二任妻子是Anne Boleyn,她就是真正的被 Beheaded,她又有個女兒,後來成為 Elizabeth I,Elizabeth I终生不婚,在都鐸王朝任期最長,亦是後來英國文藝復興的創基者。 逛完這個Peterborough Cathedral,Derek 帶我們去睇屋,其實Peterborough的屋較香港及悉尼的都便宜得多,有時想想:Peterborough買間屋住7、8、9及10月,香港買間屋住11、12、1及2月,悉尼買間屋住3、4、5及6月….. 不住的時間以 B&B形式租出賺翻啲維修費及我們的「水腳」….. 嘆、又係給妻子說我發緊白日夢! 這晚Derek帶我們去探他的親戚 Uncle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2017a 英倫之旅 | Leave a comment

英倫之旅 の 13

7月25日(星期二)– Stratford-upon-Avon 昨晚睡的地方是Stratford-upon-Avon郊區的 B&B,英國的B&B制度已很上軌道,現在更有 AirBnB上網 book房,很是方便;今天會去Stratford-upon-Avon 市,如前所述,是莎士比亞(Shakespeare)出生及老死的地方。 莎士比亞之名在英語系統的地方,真是差不多無人不識,我認識莎士比亞則是在中三那年,那年英文的 Reading 科,就是要讀莎士比亞的名著:《仲夏夜之夢即 A Midsummer Night’s Dream》,《Romeo and Juliet》,《Hamlet》及《the Merchant of Venice》等,教這科者,我們稱「賴伯」,是位慈祥先生,賴老師港大畢業,我估計他應該是主修英國文學,因為他上課時並非依書照讀,而是無書自唸,可見他對莎士比亞名著的熟習程度,而且他唸書時,極度的陶醉於莎士比亞名著的言辭中。 莎士比亞是劇作家,亦是詩人,他對於英國歷史極有認識,故他的38部劇本,有人分類為喜劇、悲劇及歷史劇,然而他最具影嚮力者,是劇本中的精警言辭對話,至今許多語句都成為 Quotations,經常被人引用。 要理解莎士比亞這位這麼出色的人物,我們也要回顧一下英國的歷史,英國中世紀之後,便是都鐸王朝(Tudor Dynasty),時由 1485 至1603年間,歷五個皇帝,其中最後兩個,分別是 Mary I 及 Elizabeth I 女皇,這是英倫(England)極盛時代,威爾斯(Wales)及愛爾蘭(Ireland)也受其統治,一些歷史學家更認為這百多年的政冶、經濟及宗教上的改變,完全改觀了英國的社會文化生態,殿定英國這個撮爾島國日後成為歐洲強國,甚至是世界霸主。 莎士比亞出生時在1564,當值Elizabeth I皇朝(1533至1603)頂盛期,那時國富民強,生活安定,文化上便大放異彩,亦產生一個機會給莎士比亞發展其天才。 去到Stratford-upon-Avon市,也沒有甚麼特別,但這個市的人的生存,就是靠莎士比亞大做遊客生意,市中心一段行人街,鄰邊就是莎士比亞的出生地,其實是一個三層的都鐸建築(Tudor building),都鐸建築有一特點是幾構上地基是石頭建築,地基之上是木架建築,那些木架是用大條的木,大得像舖路軌的枕木,木經過防蟲防濕處理成黑色,木架間的空隙用濕泥混麥草填密,便是牆壁了,外牆用白灰批蕩,形成一種黑邊白裡的自然圖案,這就是都鐸建築的特色。 莎士比亞全名 William Shakespeare,他的父親叫 John Shakespeare,那間都鐸建築大屋當年改建成為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2017a 英倫之旅 | Leave a comment

英倫之旅 の 12

7月24日(星期一)– Stratford-upon-Avon 這一天是星期一,交通暢順許多,我們離開伯明翰南下,會到Stratford-upon-Avon住宿,Avon亦是河名,即是在 River Avon上的Stratford市,Stratford-upon-Avon出名在:是莎士比亞(Shakespeare)出生及死亡之地方。 未去Stratford-upon-Avon之前,我們先去 Warwick Castle,Warwick Castle是英國中世紀的典型堡壘,保存得很好,現在發展成為一個theme and entertainment park,是旅遊勝地。 所謂中世紀(the Middle Age),就是約 500AD 至約 1500AD 這一千年間,500AD 羅馬帝國衰敗,英國及歐陸群雄崛起,另一方面,基督教亦在這時期最盛行,神權加皇權,對當時異見異信者,都是趕盡殺絕,歷史學家稱之為「黑暗時代」(the Dark Age);在那個用刀用箭的時代,堡壘就是地區利益及權力的標誌,於是各地的土豪或權貴便積極地在其領地要塞建造堡壘,在英國、那些權貴者以「武士」或「爵士」稱之;Warwick Castle始建於約 1000AD,其間經過幾番燒毀及重建,而且易手數次,至約 1500AD 定型,曾經成為住宅,最後一次是2007年賣了給一間商營娛樂公司。 提起中世紀、我印象最深的是電影 Ivanhoe,幼年時家住彩虹道啟明樓,鄰近啟德遊樂場,内有兩間戲院,一間放映粵語片,一間放映西片,當然都是舊戲,付了遊樂場的入埸券便可免費看戲;Ivanhoe是講武士輔助皇帝復位的故事,最刺激的是武士用特制長矛比武,最吸引我的人物不是男女主角,是女配角依利沙伯泰萊( Elizabeth Taylor ),真是靚得不得了,那時她還未到二十歲,女主角鍾芳庭( Joan Fontaine )也要行埋一邊。 Warwick Castle 其實都很商業化,那個堡壘本身可以像迷宮一樣似地走,可循整個堡壘内走一個圈,最有睇頭是一個大 Hall,幾張大圓桌供武士用餐,喜運動的我更可有上有下,上的是塔頂平台,可遠眺近郊風貌,下的是地庫戰俘囚室(dungeon),可感其恐佈悲哀,外面還有一個樣子似羅賓漢(Robin Hood )的射手表演射箭,堡壘外有一條河,河上有水車磨粉,對岸有一個比武場,有一些武士打扮的人示範怎樣用特製長矛比武,不過是另外收費的。 對我最有印象的是在堡壘外有一個馴鷹表演,普通人養狗養貓養魚養雀,英國人還未夠、要養鷹,我國北部如内蒙古的人也有養鷹的習慣,但英國人養的鷹的種類卻令我大嘆觀止,表演的有金鷹(Golden eagle),兀鷹,禿鷹(Bald eagle),貓頭鷹及鷂等,最後的一幕尤為精彩,是七、八隻鷂在空中覓食,那馴鷹師將食物抛在空中,讓那些在飛翔中的鷂在空中爭吃食物,極為可觀。

Posted in 2017a 英倫之旅 | Leave a comment

英倫之旅 の 11

7月23日(星期日)– Oxford (牛津) 何樂而不為?其實還有一些原因,第一:是交通,我們領教過假期修路搞到個GPS short咗,我們又俾個shorted的GPS 差一點 弄short 埋,現在有Kenny 作為「地膽」駕車,我們安樂哂;第二:是我們留在倫敦的時間很短,今天我們去了牛津,便省了一天的時間,在倫敦可多逛一天。 這天經過一小時多的車程,我們到達了牛津,來牛津當然是來探探牛津大學,其實對牛津而言,大學就是這城市,城市就是這大學,到達之時,問題又出現,甚麼問題?是泊車問題,在一處停車場等了許久,Kenny 安慰說:「不用怕,這裡的停車場全收費,而且貴,車都不會久留。」果然,不久我們等到了車位。 牛津個市本來不大,現在是旅遊旺季,今天是星期日,亦是旅遊日,滿街是人,萬頭擁動,那條市中心的主要街道,像似彌敦道,左右店舖不是名牌店,就是名食店,一段更闢為行人專用區,我心裡想:大學唔係咁啩!何況是舉世著名的牛津大學! 我都是趕緊拖著妻子的手,恐她走失,並與Kenny 夫妻迅速走離人群;走遠市中心許久,才漸漸地感到牛津大學的書卷氣息,牛津大學是書院(colleges)組成,共有38個書院,每個書院提供的課程不同,據聞收生也是每個書院獨立處理,牛津大學在暑假期間有些書院特別開放,但是收費的,問題是我們初到貴境,不知那間書院開放,亦不知收費若干,於是祇有到處亂闖。 行到一處書院,門戶大開,原來是開 Summer courses 的,我們便扮懵入内,來到了宿舍,是遠年三層石屋,但内櫳主要是木建築,那些木樓梯很應聲,一路行一路「角角聲」,使我回想了小孩子時在上環水坑口住的唐樓樓梯,那裡的宿舍門上,都寫了住宿者姓名,我們雖然無得入住,但在這些古老宿舍溜溜,也很有趣。 牛津大學直情是個迷宮,我們在那裡匝匝轉轉,氹個圈又走番原路,好彩 Kenny 已經來過幾次,帶我們到一些經典的地方看看及照相,當然牛津大學有許多經典的地方我們不可能在幾小時内逛哂。附圖是一組 Youtube 短片介詔牛津大學,景象當然極美,但現身去的,地與時不同,牛津已是旅遊區,與想象的大學當然要打折扣,這現象和我回中大一樣,當年在聯合書院讀書時,校園人跡稀少,晨曦暮薄,一片空靈,置身其間,總有一種超然的感覺,現在回校到那老地方,到處都是人,感覺最多是像去了烏溪沙渡假村。 與Kenny 這三天的共遊,很有意思;論同學,我與他都很有緣,五年孔教大成中學,五年皆同班,四年中文大學,雖然中大四年,他在崇基讀地理學,我在聯合讀社會學,較少見面,但、我們都有個共同興趣,就是行山,西貢的山頭都留下不少我們共踏的鞋印,與他差不多同時移民,一南一東,不見面又二十多年了,數年前匆匆路過各自見了一面,今次才是正式相聚,臨別時,也不知說甚麼,不過、既是有緣,將來亦會有緣。

Posted in 2017a 英倫之旅 |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