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社會學 101

社會學 101

社會學 101 – 63 在中大讀了四年社會學,畢業後沒有再讀下去,因為搵唔到食,但、仍以社會學為畢生學習樂趣;由1975開始接觸社會學,不覺過了48年,撫心自問:(1)對於社會問題的分析,是否優越過一個完全沒有社會學訓練的人?(2)社會問題的解決辦法(即社會政策),能否提出一個更全面、更優越的方案?對於第一個問題,我也不敢說:「是。」何況是第二個問題。 在避疫的這三年中,终日與電視電腦作伴,所學所了解的知識,真是很多,將來會在Steve’s Short Stories 介紹我常看的 Channels,關於社會學的,有兩個 Channels值得注意: 第一位是盧克文 ,他提出了「社會學範本」(Sociological specimen) 這概念: 第二位是馬前卒,他提出了「社會化撫養」(Childcare socialisation) 這概念: 盧克文及馬前卒都沒有在大學唸社會學,然而、他們的社會分析及策略卻很著地有聲,充滿社會學的影子,真使我汗顏佩服啊。

Posted in 社會學 101 | Leave a comment

社會學 101 – 62

十探中國社會學之19 續10 社會學與社會工作學的整合:Integraton of Sociology (as an academic discipline) and Social work (as a professional discipline) 在七個社會科學的generic 學科中:社會學、經濟學、政治學、人類學、心理學、歷史學、地理學,由純學術而成功發展到專業的,首推心理學,臨床心理學家(Clinical Psychologist)在澳洲是要 accreditation 的,大學入學Tier要95分,讀醫 Tier是98分,可見地位高崇;經濟學以前也備受推崇,但由於近年行政管理學等商科興起,欲從商者都直接讀商科了。 在中國,由於近代史的特殊性,政治學有專門學院幹校,人類學有民族大學,不談了,近百年applied歷史學卻大放異彩,皆因中國歷史悠久,文化深厚,埋在地下的文物眾多,有待發掘,而發掘出來的文物,又要考証展覽,各省市都設有歷史及美術博物館,做就了許多考古學家及博物館館長的事業。 在香港,這七個學科除心理學外真是花果飄零,地理學更要改名稱:地球科學、地球資源學等以吸引學生,唯香港有一個特別專業學科:社會工作學卻異軍突起,是一門頗 popular 且就業吃香的專業,皆因香港政府有錢,歷年都大力發展社會福利事務,職場有大demand,社會工作者的 Social economic status 頗高。 我入中大時適逢社會學及社會工作學分家,我曾經分析過社會學及社會工作學的課程,真是有極大的不同,最明顯的是社會學硏究社會制度的合理性及變遷,而社會工作學 對社會制度的合理性及變遷taken for granted,他們集中於 field work 的研究及服務,解決社會問題先從解決個人問題入手,例如提供青少年、老人、家庭、學校、釋囚等服務。 社會學發展源於工業化中的歐洲社會,1950s是社會學最興盛時期分為四派:分別是 Structural functional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社會學 101 | Leave a comment

社會學 101 – 61

十探中國社會學之18 10 社會學與社會工作學的整合:Integraton of Sociology (as an academic discipline) and Social work (as a professional discipline) China’s modernation is on the right track ?孫中山倡行三民主義:民族主義,民生主義,民權主義;民族主義抗爭了50多年至1949大至完成,民生主義亦行了40多年,若無大轉折,也要到2025才可以大至完成,至於民權主義,還有很長遠的路要走,不過我想補充一下「三民主義」未有的内涵,民族主義是民生主義的基礎,民生主義是民權主義的基礎,即成功的「三民主義」要三步走:民族主義→民生主義→民權主義。 在民生主義的發展上,中國現在有錢,有錢好辦事,搞交通基建以促經濟,逢山鑽洞,遇水架橋,搞民生基建供水供電供氣供電訉以提高人民的生活質素,為促進社會融和,加強加大了教育及醫療方面的投資…… 特別是 COVID-19 pandemic 一役,中國在醫護硬實力方面確實無懈可擊,但中國的總體軟實力仍很薄弱。 宗 軟實力3 哲 教 軟實力2 文 藝 譯 軟實力1 社 商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社會學 101 | Leave a comment

社會學 101 – 60

十探中國社會學之17 9 稅務為促進貧富均平及社經流動(Taxation as Transfer payments and as Socio-economic mobility) 上文講到「協和與整合」、「博愛與和平」、give and take、即派錢與收錢,錢從何來?所有錢要上交政府的,無論用甚麼名稱,交給何級(國、省、郡、縣)政府,我統稱:稅。 在 ATO做了二十年,雖然做稅是為稻梁謀,養妻活女,我自己研究主要集中稅在社會影嚮方面,即 Sociology of  Taxation,稅怎樣影嚮人類行為?我有朋友因為稅不回加拿大,有人因稅放棄美國綠咭,張五常因税離港住在深圳…… 這方面的知識及問題探討,極少有人做。 澳洲政府收稅派錢,收稅是 ATO工作,怎樣派錢是 Treasury,ATO 頭頭向 Treasurer 負責,超過⅓澳洲的總稅收用於Social security and welfare,澳洲是一個大福利社會。 税從何來?主要有五方面: Asset tax; Income tax; Expenditure tax; Cost recovery tax; Resource use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社會學 101 | Leave a comment

社會學 101 – 59

十探中國社會學之16 8 社會福利(保障及服務)為社會的基本制度(Social welfare as essential social institution) 孫中山倡行三民主義:民族主義,民生主義,民權主義; 1894他建立興中會,會旨主議是推翻滿清,建立共和,使中華民族人民管理自己的國家,不受外國列強控制;到1949民族主義大致完成,1955蘇聯自旅順撤軍,外國軍隊才正式在中國東北消失,1960中蘇交惡,主因是赫魯曉夫建議和中國建立聯合遠東艦隊以制衡美國,即是要在中國派駐蘇聯海軍,他不明白中國人受外國軍隊百年侵駐的屈辱反感,中國當然拒絕,赫魯曉夫見這個「東方小弟」不聽話,於是停援摧債,那時又遇三年災害,民生經濟極為困苦。 主權(sovereignty)對一個國家極為重要,我們說「喪權辱國」,就是喪失了國家主權,在 neo-colonialism之下, 許多拉美及非洲國家的民生經濟不能發展上去,就是因為他們的政府在政治、經濟及社會層面上不能獨立自主,故民族主義是民生主義的先決條件。 怎樣走民生主義?即是說怎樣搞好民生經濟?思考久矣,我簡化為以下的一條 positive value-added flow chain: 主權(Sovereignty)→ 自主(Autonomy)→ 協和(Harmony)→整合(integration)→ 富強(prosperity) →持續(sustainability) →文明(civilisation) 民生主義就是上圖中的協和與整合,在社會哲學中,就是博愛與和平,博愛的含義是 the privileged is willing to give,和平的含義是the under-privileged is willing to take,人生出來就有分別:種族、男女、傷健、聰明才智…… 衍生的有宗教、語文異同、教育機會…… give and take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社會學 101 | Leave a comment

社會學 101 – 58

十探中國社會學之15 7 中國現代化中的實踐主義(Practicism) 我說中國現代化是「三實主義」,其來源都是有血有淚而來,1949後全面學習蘇聯,被蘇聯拖下水打了三年韓戰,見中國人打得,蘇聯援助中國工業發展以抗衝美國,但1960中蘇分裂,實質中國人有骨氣,不肯做蘇聯「小弟」,之後激情地投入古典馬列主義建設,講又紅又專,搞三面紅旗、人民公社、大躍進…… 方法極端及手段粗糙,民生經濟不進反退,1979中美建交,改為全面學習歐美,1988嘗試全面開放物價及自由買賣,其時國家物資供應根基未足而單憑中央一紙指令,傖倅督行,導致市場囤貨缺貨,官商則盗買倒賣,民生經濟處於極度的不確定中,1989觸發民憤,經濟改革闖關不成,卻留下中國人深刻的傷痛。 「現實主義」是:穩定壓倒一切;「實效主義」是:不理黑貓白貓,捉到老鼠才是好貓;「實踐主義」是:摸著石子過河;「摸著石子過河」其實是婉轉語(Euphemism),講白了實意謂:「我都唔知,見步行步,臨危自行執生。」其實就是沒有辦法下的辦法,沒設答案的答案,講了等如没講。 西方管理學也有這一套,稱之為 Contingency theory,在中國發展得淋漓盡緻,「改革.開放」不單是一場經濟革命,亦是人類史上一場浩瀚的社會實驗(Social experiment);中國地大人多,若像1960時推行全國性改革運動,風險極高,成則生、敗則死,在「美歐蘇俄」皆不可學,在「改革可能死、不改革肯定會死」的困局下,推行「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又講白一點,「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是:甚麼都係(包括市場經濟、計劃經濟),又是:甚麼都不係的經濟部儲,如果比擬古諺: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這就更貼切而婉轉一點,總言之將固執的意識型態問題放下,輕身上陣搞好民生經濟,於是局部推行農業三自一包,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增加農民生產的積極性,工業方面推行特區政策,以優惠條件吸引外資及外國技術,故特區內設自貿區、工業園區、保稅區…… 這條中國工業化道路可說是三步走: 1可導控的有效改變(Managed effective changes); 2 技術積累及共享(Accumulate and shared experience); and 3不斷優化的發展(Continual optimization and development)。 中國發展初期,有的是2L,即人力及土地(Labour and Land)加埋外國的 3M,即原料(Materials),機器(Machinery)及管理(Management),2L+ 3M就開始了特區「來料加工」這塊試驗田,但這祇是第一步,可控制的特區經濟,成敗得失都紀錄下來,好的可推廣,不好的是壞(defects )?還是缺( deficiencies)?壞者修正,缺者補足,經驗再加學理的推敲成為許多新理念、新方案…… 由一個企業推展到另一企業,由一個特區推展到另一個特區,由一個城鎮推展到另一個城鎮,…… 這祇是第二步,中國發展之初,没有太多人看好,頂多祇將中國是翻版亞洲四小龍(星港韓台),甚至是四小虎(泰、印尼、馬、菲)看待,外國媒體及名嘴大談中國生產過餘、國企負債嚴重、中產階級陷阱…… 他們忽略了中國人有另一個M→Mentality,中國工業化的第三步是:吸收→融合→轉化→創造→建新,Mentality就是有腦識諗嘢,唔會聽人亂噏、亂指、亂做,任人呃,另外唔會永遠聽人指,學會了就有自己的主意,能夠創新;自1978始四十年來獨立自主,艱苦奮鬦,到美國奧巴馬解決中東死敵後,回頭一看,這下子中國已變了樣,不斷發展使她奇跡地成為世界第二強國,不好應付;美國國策習慣上本小利大著數哂,唯一例外的是有兩次大買賣:韓戰(1950→1953)及越戰(1955→1975),都弄得焦頭爛額,而這兩次的直接、間接對手,就是中國。

Posted in 社會學 101 | Leave a comment

社會學 101 – 57

十探中國社會學之14 續6 中國現代化中的實效主義(Pragmatism) 寫中國甪人之道,真是寫到收唔到手,因為「人」這個問題在中國歷史極重要,中國的二十六史,其實就是皇帝與群臣的關係史: 皇帝醒、群臣賢,國家興盛,如唐太宗貞觀之治; 皇帝醒、群臣不賢,國家繼續有效操作,如康熙早期受鰲拜所制; 皇帝不醒、群臣賢,國家繼續有效操作,如明萬曆中興,實得張居正輔國; 皇帝不醒、群臣不賢,國破家亡矣,如宋徵宗,明崇禎。 「人」在中國哲學亦十分重要,孔子整個學理都是由君子仁人說起,禪宗佛學講的般若智慧也是圍繞人怎樣明心見性(mind and mood management);西方哲學經文藝復興(1400s →1600s)、啟蒙運動(1700s →1800s)又脫變出另一種哲學思潮,講的是人與制度的關係,其基本假定是人是罪惡的,先由宗教信仰制約,不夠,要加制度加以規範: 好人+好制度=國泰民安; 壞人+好制度=壞人也壞不得幾多; 好人+壞制度=好人變壞人; 壞人+壞制度=國民無昌寧日子了; 故此,西方的核心哲學是政治哲學(Political philosophy),是講怎樣建立好制度。 講西方哲學,我用 Social philosophy 字眼取代政治哲學,因為Social含義更廣,Axiology是講真善美的哲學:ethics講善(goodness),aesthetics講美(beauty),Social philosophy講真(truth),Social philosophy的真是甚麼?還記得社會學是社會科學的核心,重中之重,社會學的三大終極 perspective:階級(class)、聲譽(prestige)、制度(institution),任何一個政黨、政府、政策都是在談論怎樣建立好制度?「好制度」就是既真且善又美的禮法,這題目將會在隨後《十探中國社會學》的第8、9章節中詳論。 不談 institution,最後我卻想再談聲譽(prestige)與人的關係,「英雄偶像」我研究久矣,然而我卻不知道當代電子通訉發達,社交媒體流行,其影嚮力卻一日千里,韋伯(M Weber)始說 Charismatic leadership,都係要真有料兼一點一滴地種出來,中後期當然有multiplying and accelerating effects,但也需要一些時間培植,當代「網红」卻可以以一傳百,百而傳萬,收視率幾何式一日爆缸千萬。 「網红」推銷自己兼推動eCommerce,雙贏,無可厚非,最恐佈的是「網黑」,這種風氣始於台灣,稱為「水師」,收水造事,精於污水漫灌,毫無道德可言,有台灣政府官員因而自殺,電子通訉超越國境,撐言論自由招牌,管控執法無從,而吃瓜子群眾旁觀叫好,推波助瀾,開心過看show或睇波……  舊年同樣手法進侵香港,專門黑警…… 時移今日,污水倒灌,在網上看的「網黑」,又大量地倒向另一方。 以前常聽人說:「政治污糟邋遢。」現在信了。

Posted in 社會學 101 | Leave a comment

社會學 101 – 56

十探中國社會學之 13 續6 中國現代化中的實效主義(Pragmatism) 社會學第三定律:任何社會改變都是利益的轉替,有人得、有人失。美國全方位打壓中國,是因為中國崛起,中國崛起不單止改變了中國自己,而且會改變許多第三世界的社會,歐美說:「破壞既有的平衡與秩序。」實質是歐美在第三世界的利益將會被分薄甚至停止,此話怎說? 歐美自500年前工業革命後,開始進行全球資源掠奪,他們美名為「大航海時代」,船堅炮利,由地中海搶到大西洋、再搶到太平洋…… 最後分贓不和,大打出手,荷蘭、葡萄牙、西班牙分別出局,英國因為島國地處歐西,隔著海看著歐陸諸國大戰,雖參戰唯本土並無戰禍,坐享漁人之利,國運至第一次世界大戰達頂峰,享受了200年日不落之不列颠強盛,到第二次世界大戰,輪到美國坐享漁人之利,成世界第一強國。 一戰前環球國勢是 Imperial-Colonialism,二戰後西歐各國推行共和政府,各殖民地亦紛紛獨立,歐美各國在其前殖民地方扶持pro歐美政權者,打壓反歐美政權者,此為 post-Colonialism,特別是一些有資源的前殖民地方,歐美資金的探油採礦公司都有很大利益,特別在非洲及拉丁美洲地方,歐美講民主自由,「民主」就是投票,很早便「落種」支持那些pro歐美者,助養成政黨領袖,「自由」就是私企及市場經濟,當然不能歧視外資企業,外資企業與政府有合約,探油採礦的收益一部份交予政府,政府 corrupt,民反國亂,一番擾攘後,第二號種子政黨上位,國内千瘡百孔,算原本不 corrupt的,要錢重建,求錢於外資外企,另外又要派錢買票,更倚重外資外企,更重要的是喪失權力後會被清算,庫房裡借來的錢、地下裡的資源皆 other people’s money,為何不用?於是祇見眼前,形成一種官(外)商勾結的惡性 corruptive循環,政府雖然頻頻替換,但不影嚮外資外企收益,這叫 Neo-Colonialism,這也解釋了許多資源豐富的前殖民地方,民生經濟永遠停滯不前。 這裡又講講「落種」,以前的「明星偶象」,例如許冠傑、張國榮、周星馳、劉德華都是自然地產生出來,所謂「自然」,是因為他們獨有的聰明、才智、美貌及技能,再加上時代的機遇,而大紅大紫;現在的「明星偶象」是人造的,背後有個大財團,想大紅大紫先簽「生死約」(即終生約),之後有人替你成身執過(整容),想做歌星?有專人編曲填詞就哂你的聲底,錄歌一句句錄包無走音,開演唱會大把和音替你唱好,拍電影更易,後期制作令你自己都唔相信自己會咁靚咁叻,大財團同你组織影迷歌迷會、俱樂部,得閑重爆些花邊新聞使你在娛樂圈人氣十足。 這種人造「明星偶象」擴展到政治界,手法比較隱閉但更加精巧,做得最成功、最頂級的首推美國總統列根,對他這個「戲子佬」而言,做戲同做總統一樣,人生本是一場戲嘛!他先搞「星球大戰」計劃虛恍一招,蘇聯信以為真傾全國之力追趕,民生經濟凋冷,他再說服戈爾巴喬夫共產主義不行,戈爾巴喬夫信了,於是解散蘇聯,葉利欽上台後欲抱歐洲共舞,啋你都傻,俄國人方才知上了大當。 Donald Trump(「侵侵」)上台,其實是背後大佬想搞搞新意思,上次列根咁成功,何妨再試一次,本少利大,實美國的國策、立國之本;若論上鏡做戲,侵侵不差,而且他不需劇本對白,可以洋洋自言自語半天而不使人發悶,再者他是 salesman本行,曾出書教人 negotiate…… 背後大佬寄予厚望。 侵侵對應中國這個頭號敵人,暫時一筒都無,皆因中國有數千年深厚的文化歷史,知道怎樣招呼「口水多過茶」之「名」家,經過1989動盪,對於西方salesman賣的economic package,知道分分鐘落了毒,故深有戒心,總言之就是「你賣你的,我買我的」,袋中有糧,心就不慌。

Posted in 社會學 101 | Leave a comment

社會學 101 – 55

十探中國社會學之12 續6 中國現代化中的實效主義(Pragmatism) 「個人實質利益(interest)永遠凌駕於那些虛無飄渺的普世價值(value)」,這是我在中大大一時學到的社會學第一定律(這是自作的);人不可以貌相,更何況是人内心深處的想法! 實效主義除1:「不理黑貓或白貓,捉到老鼠是好貓」外,2:捉到老鼠有魚吃,捉的鼠越多越大,獎的魚越多越大,將個人實質利益與其 performance 或 contributions掛勾,這就是現代的用人之術,美其名為人事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這一招歐美企業極為善用,例如企業的 Director’s fee及 CEO’s compensation都與企業的股價掛勾,企業的股價越上昇,Directors and CEO的回報就越和味。 社會學第二定律:任何社會個體都像一個有機物(living organism),隨其生存生態變異,其生命目的(life goal)是可以轉變的,例如為生存而生存,means become end,忘卻初生使命,這叫「目標漂移」(goal deviation);企業的股價越上昇,Directors and CEO的收成就越和味,Directors and CEO於是一味谷股價,share buyback、inventory 傾鎖、做數…… 總言之年尾評審時看起來是賺大利潤,再加做勢股價有大潛能上昇…… 至於這些做法在下年度會怎樣?對將來長遠計劃有甚麼壞影嚮?不關我事了。 我說管理一個國家如同管理一個企業,此話有差?有!一個企業經營失敗,平常事矣,基本上每天都有企業 de-registration,每天亦有新企業 incorporate,一個國家不同,一個國家經營失敗,就會四分五裂,外敵就會借機入侵,許多人不單破產,國破了,家也亡。 近期螞蟻金服上市受阻就是一個好例子,馬云由電商市場轉戰電子金融平台,無可厚非,但他的角色改変了,他成為外國「代言人」,要求解放中國金融市場,他演說挑戰規範金融市場的政府機構,為甚麼中國政府在這方面反擊得咁厲害? 中美在許多層面競爭,已到白熱化階段,用我的經濟發展model:1 Education and training → 2 Science and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社會學 101 | Leave a comment

社會學 101 – 54

十探中國社會學之11 續6 中國現代化中的實效主義(Pragmatism) 在《中國文仕.39》我說過在我在ATO工作時的經歷,比較了中國人及印度人在「外國」大企業工作的競爭力,我的命題(proposition)是:「中國人是 heterogeneous,印度人是 homogeneous,故印度人比較優勝」;我們常笑印度的種姓制度,但出得國的印度人,都是其本國內最優秀者,是人口中的百萬份之幾,雖然他們說英語有口音,但英語差不多是他們的共通母語,聽英語能力方面,高過中國人幾倍…… 中國人是 heterogeneous?yes, ATO 同仕中,除講廣東話的香港人,講普通話的國内人,還有許多華裔的越南人、馬來西亞人…… 中國人來自不同年代,來自不同地域,經過-兩代後,全祗說英語了,且都不認同同宗於中華民族。 在1911辛亥革命推翻滿清皇朝,然而中國卻走入軍閥割據時代,國民政府幾次北伐都失敗,後來更有陳炯明叛變,孫中山悲痛之餘,罵國人如同一盤散沙,寫了《孫文學說》:重建中國,必須重構中華民族人民的心理建設。 根據我人生的經歷,覺得能成就大事業者,除個人聰明才智外,在「人際」方面:1上有明師明主(Mentor and Leader),2 左有同盟 ( Strategic alliance),3右拒小人,4下有得力 (Supporters) 等至為重要,成敗得失都很講個人不能控制的際遇,然而、中國人一般都喜歡單打獨鬬,卻是事實。 回說「實效主義」,當今世界如同春秋戰國,五霸七雄,九流十家之興起,其實中國早就經歷過,而且有許多文獻留存下來,歷代皆有討論;中國哲學思潮主要由:儒、釋、道、法、墨等五家組成,農、兵、名、縱橫皆為 applied 法家,其中縱橫家是政治戰略家,苏秦合縱,张仪連橫,「朝秦暮楚」典故已是膾炙人口。 名家又稱為「詭辯家」,「白馬非馬」為其絕招;孔子說:「刚、毅、木、讷,近仁。」意謂一個君子的四項條件:剛者→意志堅定,毅者→持久力行,木者→生活簡樸,訥者→言語謹慎,絕不濫炒;到漢代,見到那些縱橫家、名家禍國殃民,且連自己都不得好死(如蘇秦兵敗缺糧要殺妾餉三軍、李斯與子被腰斬於市),從此罷黜百家而獨尊儒,其實主要罷黜者為名家,即是趕絕那些「口水佬」→靠把口搵食之人。 近代西方工業革命後打壓東方,由船堅炮利的優越性,轉為哲學思潮的取代性,西方認定其文化之源為古希臘三聖: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蘇格拉底既喜「思」,更喜「辯」,有空就去街市與人討論、甚到爭論,他認為真理必須經過思辯燒煉,方可成果,柏拉圖將其師蘇格拉底言行輯成《Dialogue 》一書,在西方的地位,如同中國的《論語》。 「思辯」在西方社會成為傳統,其影嚮隨英語的國際化,伸展到每處流行英語的地方(包括印度);在西方社會有個特別職業叫做「代理人」(agent),你躱在背後出錢及收錢就得,其他事由代理人出面搞掂,當然會收一點 consultancy fees,至於出埋把聲的叫「代言人」(Spokesman),這種傳統在西方社會很吃得開,由商業活動申展到政治活動,在澳洲有些議員、部長、總理,問他們卸下公職後干甚麼,多說是做lobbyist 賺 consultancy fees,或在大工商企業做 directors 等,其實都是官商勾結,賄賂合法化。 「红與專」的大辯論,其實都是開玩笑,終日愛說愛乜愛物的話不可信,看看汪精衛及張國燾的傳記就知道,先是轟轟烈烈的誓言,結果是反乜反物的結果,同樣地、今天說反乜反物,明天又不知會變成那個樣?歸根究底,是利益與價值的衝突,對許多人而言,個人實質利益永遠高過那些虛無飄渺的普世價值。

Posted in 社會學 101 |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