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s: October 2020

社會學 101 – 43

十探中國社會學(Sociology in China) 講了《十問社會學》,似乎再沒有人會對社會學有興趣,同屆畢業中(80多人)祇有一人再在社會學努力,在香港及悉尼、更沒有一個認識的人的子女讀社會學,看著社會學花果飄零,心中不禁悲嘆。 曾經有社會學的師兄對我說:「社會學是社會科學的母親,就象數學是物理/自然科學的母親一樣。」我贊成這種說法,不過要讀通社會學的路著實崎嶇,除社會學外,我們還要讀社會科學内的其他六科,讀完社會科學,再要讀哲學,要理解社會哲學(西方叫 Political philosophy)的内涵,要理解那些 high level values 的 trade-off 關係,終點是中國哲學,對一般人來說、不是太遙遠嗎? 為甚麼是中國哲學?為甚麼是中國?社會學先生 Robert K Merton 知道中國要翻譯及出版他的主要著作,年邁九十也特別寫了個序(見下圖),可見他對中國社會學發展的重視,狗尾續貂,我也寫寫社會學在中國的前境。 如同《十問》,現在寫《十探》,題目如下,因為不是講得就講、寫得就寫,要經調研、思考、沉澱、才在手寫板一字一字的寫出來,可能要幾天才可以寫出一篇來,請讀者忍耐。 1  社會人類學與農村城市社會學的整合(Integration of Social anthropology and Rural-urban sociology)→費孝通的傳奇 2  社區社會學與社會心理學的整合(Integration of Community sociology and Social psychology)→Community psychology 3  從社會調研到社會學事實(From Social research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社會學 101 | Leave a comment

社會學 101 – 42

十問社會學 10 10 問:社會學與社會工作學(Social work)為甚麼好像没有關係? 中大在1974年或以前是「社會及社會工作學系」,學生在昇三年級時才決定主修社會學或社會工作學,我1975入學那年正式分家:分為社會學及社會工作學,課程互無關連,社會學及社會工作學有何差別呢? 分别大矣,最重要是搵食,當年香港政府推行社會福利政策,讀社會工作學的,畢業後不愁工作,中大當年沒有醫學院、法學院,屬專業的,祇有社會工作學系及電子學系,能入讀這兩系的,都是大學入學試成續較佳的,中大畢業的,很多是以教書為生,讀社會學的,麻煩較多,中學會考沒有社會科(Social studies),連抓份教籍工作都比人困難。 翻開社會學及社會工作學的課程,雖然兩個學科皆有「社會」二字,但兩學系所教的完全兩樣,香港社會福利是兩體:一是社會保障,是對鰥寡孤獨廢疾貧困者提供經濟上協助,屬硬體支援;二是軟體支援→社會服務,是精神上及預防性協助,服務個體又分個人,家庭,社區,故社會工作學者必須是一位極佳的溝通者,其工作場合除一般屋邨外還包括學校、醫院、監獄等。 當年我副修心理學,同課的許多同學仔都是主修社會工作學,因利成便嘛!當時香港心理學家稀缺,社會工作學者做埋心理輔導這一環順理成章,事實上我也認識幾位社會工作學畢業的同學,到外國進修心理輔導學。 若論社會學及社會工作學的教學課程,分别真是很大,其中最大項是社會工作學有實習,尤如現在的internship,有一年要在社會服務机構當學徒;我曾經修讀過一科社會工作學教程叫「Social Welfare as Social Institution」,雖然有 Social Institution,但社會工會學 take 「Social Institution」 for granted,並無挑戰現存的 Social Institution,社會學就不同,是專門研究Social Institution 的合理性、公平性 …… 當年大學結業禮時,有一位社會工作學畢業同學對我說:「讀了四年,方才知道自己所學的是為資本主義社會補鑊!」話說回來,當年社會學畢業的同學很少參予政治活動,講白了,搵份工都咁困難,還想甚麼?要搵食喔! 反之在香港政府工作時,包括政務署及市政局,我就接觸了很多唸社會工作學的區議員及市政局議員,有些更是同屆同學或學弟,唸社會工作學者極多時間接觸基層市民(grass-roots),因利成便,易於建立其基層支持,社會工作專業也保証有一份穩定收入的工作,社會服務机構也不反對員工參政,甚至鼓勵,因為這些參政者可以為他們爭取更多資源,當年(1981)香港政府推行地方行政,也提供很多機會給予青年一代參政,社會工作者一手打工,一手參政為時務,比讀社會學的終日為口奔馳,輕鬆得多了。 有人畢業後永遠不再提自己是唸社會學的,對我而言,當年有大學讀已算是萬幸,人生路上,過了就不應問「如果」,偶然回望,也應衹看看自己幸福、幸運的一面。

Posted in 社會學 101 | Leave a comment

社會學 101 – 41

十問社會學  9 8問:社會學對解決社會問題(social problems)為甚麼沒有真知灼見(Sociological insight)? 上文圖中的Universalism,就是單元真理論:他們相信算是有多個理論,受實驗及經驗考驗,最終歸一,我講過物理科學講「對錯精準」,源出於此,Particularism,複元真理論:一個人、一個文化的發展,都受其獨特的環境經歷影嚮,不能一概而論,故研究集中於比較兩者之異同,亦以一些價值比尺(Value yardstick)分辦出好與壞,故社會科學講「異同優劣」。 社會學沒有一個共享的價值比尺,甚至連一個共同思維的架構(Common frame of reference)都沒有,終日祇為意識型態而糾纏,一方罵對方是 false consciousness,一方罵對方是totalitarian dogmatism,Sociological insight都沒有了。 9問:社會調研(social survey /research)為尋找社會事實(Social facts),這些調研工作為甚麼不能在社會政策上提供貢獻? 「擺事實講道理。」這是我們的口頭憚,大一昇大二那年暑假在中大社會研究中心做問卷調查的 coder,本想在社會研究方面有所發展,社會學的研究方法主要是 Survey research,即是拿著一份問券問入取資料,然後將資料整理,編寫報告;資料整理就是統計分析,我中學理科出身,那些統計學駕輕就熟,難不到我,當時電腦始行,還自學了Statistical package for Social Science (SPSS),最高級者學埋 Factor analysis,出口 Confidence Level,埋口Level of Significance,煞有介事。 及後在麥仔記讀會計,讀到 Auditing一科,才真真正正理解 Sampling theory及Sampling technique,在會計學,所有單據都编了號,抽樣調查很易,社會學抽樣調查不易,第一要有 population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社會學 101 | Leave a comment

社會學 101 – 40

十問社會學  8 7問:社會學透視(Sociological perspective)中的制度觀念(institution)為甚麼不被普及接受? 許久之前歐美盛行過 Institutional school of Sociology,不過曇花一現,很快便消聲匿跡,對我印像最深刻者,是在中大讀書時讀的《中國歷代政冶得失》及《國史大綱》,兩書皆由錢穆所著,尤其是《中國歷代政冶得失》,講的是: 中國政府架構及管理制度史 中國教育及考試(科舉)制度史 中國賦稅及政府財支制度史 中國軍制及統兵制度史 錢穆讀歷史講歷史,主要從制度這方面入手,對歷史真有透切的理解,我希望將來可以用錢穆的筆調,即從制度觀念寫寫: 中國科技及工業發展史 中國農業科技及田制發展史 中國交通及外貿發展史 中國社會哲學發展史 8問:社會學對解決社會問題(social problems)為甚麼沒有真知灼見(Sociological insight)? 人類求取知識是為了解決問題,解決問題前要了解問題,從了解(understand)到預測(predict),到控制(control),UPC 是一條龍式地解決問題,不了解問題,何從解決問題! 所謂的社會學透視裡的三大項:階級、聲譽、制度,在上文中已論及這三者不被普及接受的原因,没有這三大項的理解,不歪曲事理便偷笑,不要惶論甚麼真知灼見了。 這又回到「社會學無用論」這命題中,當我在中大讀大一時,有個快畢業的師兄真的這樣對我說,若論搵食而言,這是事實,不像醫生、律師等專業,畢業無憂工作,一個社會需要多少個社會學家?但中大四年,卻是我人生中的黃金時段,好的是我自小學開始便培養了很強的自學能力,坦白講,在這四年,老師能教你讀懂讀通社會學的不多。 三昇四那年的暑假,自己躲在中大圖書館閉關,一心就是想讀通社會學,將 HM catalogue内的書,全翻一遍;前說的社會學透視說(如下圖),就是從那時得來;社會學其實也天馬行空,學位畢業試除有前述五大範疇内選三外,還有兩張社會學主修生必考的 comprehensive papers,這兩張 papers就是甚麼都考,老師祗提供了一個 booklist,共20本書的書目,不知剛剛還是巧巧,有幾本是在暑假期内讀過而且是認為有份量的,學位畢業試的成績使我喜出望外。

Posted in 社會學 101 | Leave a comment

社會學 101 – 39

十問社會學  7 6問:社會學透視(Sociological perspective)中的聲譽觀念(prestige)為甚麼不被普及接受? 以前講古典社會學三巨頭:馬克斯問:為甚麼我咁窮?於是引申Exploitation理論,是講物資分配,韋佰問:為甚麼我要聽你話?引申權力理論(Bureaucracy and charisma);涂爾干問:為甚麼有些人既有錢又有權,但不快樂而自殺,於是引申出相對缺少論(Theory of relative deprivation),而相對缺少的是聲譽;Property、Power、Prestige 即 3P,是為社會學三大研究項目。 研究聲譽者,首推Thorstein Veblen的Theory of  conspicuous consumption,即是消費為榮耀,即係要耍有錢、要威,Taxation on conspicuous consumption 例如名車、香水……等excise稅皆由此起。 聲譽觀念在西方社會有否改變?有,例如總統嫖妓,並非不道德,總言之俾足夜渡資就得,日本的 Adult Video 女優一樣,總言之你情我願,絕沒有迫良為娼,不犯法就是不不道德了;當代社會都是笑貧不笑娼,常道:有錢就是差不多萬能,無錢就是絕對無能不能,有了錢,去到新的地方居住,鄰近的人衹會問你的豪宅買時多少$,不會問你:「錢從何來?」 中國人重信義,「信」者守諾言也、trust也,「義」者對兄弟有所為也、Strategic alliance and will help whenever needed也;香港的店舖及差館都供奉關公,關公最講信義,「千里送嫂」這一段古使他名流千古;中國人講 Integrity,西方說你們喜歡「面子」,聲譽觀念在東西方有不同解讀,民族性的價值取方不同,再加上sociolinguistics的污名化,或美名化等煙幕,群眾可以每天都大談自由民主等高格調東西,聲譽這觀念卻無人理啋了。 7問:社會學透視(Sociological perspective)中的制度觀念(institution)為甚麼不被普及接受? 歐美社會由1500s文藝復興→工業革命→大航海時代(對非、拉丁、亞洲侵略)→後因相互資源掠奪而發生第一次世界大戰(歐洲帝王社會消失)→第二次世界大戰(殖民地社會獨立),歐美社會自以為創造了或進化到人類社會最完善的經濟、政治及社會制度:簡單來說就是:經濟市場化、政治民主化(選票)、社會福利化…… CW Mills 的《Sociological Imagination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社會學 101 | Leave a comment

社會學 101 – 38

十問社會學  6 5問:社會學透視(Sociological perspective)中的階級觀念(class)為甚麼不被普及接受? 所謂「社會學透視」,其實就是指社會學在社會科學中的獨特位置,以前分析過,就是:階級、聲譽、制度;首先要說明點是在中大念社會學時,念的是 American Sociology,階級這觀念是禁忌,當年中蘇冷戰,蘇俄搞共產國際,其主打馬克斯主義是講階級鬦爭,故階級這觀念在歐美是禁忌之詞,在中大念過一科叫Social stratification,而不簡單的叫Social class,為的是遶過 class這個字。 我講過讀社會學想讀得通,必須讀哲學,讀社會學想讀得透,必須讀社會哲學,然而再深層一點,中國人讀社會學想讀得既通又透,必須比較:中國文仕的信仰及外國宗教信仰;以上這些難一下子講明,將來有機會續寫這方面的問題。 甚麼是哲學?就是知識中的知識(Philosophy = knowledge about knowledge = Meta-knowledge),哲學中最重要的是知識論(epistemology),What is knowledge?對自然科學來說,並非難題,因為人研究自然,自然客觀的存在,如日出日落,不為個人的意志而改變,社會科學不同,是人研究人,有很大的主觀成份,記得在《Invitation to Sociology》中 Peter Berger說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後來Karl Mannheim講 Sociology of Knowledge,講在不同的意識型態下,社會科學内的知識内容及取向,可以是不同的。 了解了知識論,引申出 Socio-linguistics這跨學科來,就明白為何不用 Social class而用 Social stratification,其實譯名選擇就是好例子:Henry Kissinger 有人譯為「基辛格」,有人譯為「季辛吉」,異譯中的褒貶暗示,明眼人都心中有數。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社會學 101 | Leave a comment

社會學 101 – 37

十問社會學  5 4問:社會學理論為甚麼不支援社會政策(social policies)? 社會學衹有Sociological analysis,没有 Sociological design,故社會學不支援社會政策;這祇是原因之一,在這裡我要伸辯一下,社會學祇是社會科學裡的一環,要全面及真切地理解社會問題,單是社會學是不夠的,我們要從社會科學七個基礎學科drill down 下去。 社會科學的七個基礎學科分別為:1社會學、2經濟學、3政冶學、4人類學、5心理學、6歷史學、7地理學;許久之前講過,社會學、經濟學、政冶學一連線,社會學著重 prestige,經濟學著重 property,政冶學著重power;社會學、人類學、心理學又一連線,社會學著重 institution、人類學著重culture、心理學著重personality(性格);經社會學、歷史學、地理學又一連線,社會學著重 class,歷史學著重時間、地理學著重空間。 我以以上這9個概念來分析香港近期社會動盪原因:   主要概念 香港近期社會動盪原因 社會學 prestige *香港人的 self-identity as Chinese and/or as Chinese National*香港人的 perceptual image of mainland people *The ideological preference between individualism and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社會學 101 | Leave a comment

社會學 101 – 36

十問社會學  4 3問:社會學理論為甚麼不能証真証偽? 1919五四運動,中國人反思最缺者是「科學」與「民主」,希望以「賽先生」及「德先生」救國;然而甚麼是「科學」,卻沒有太多人考究,祗知罵人時說對方「不科學」,然而「科學」的精神是:系統分析,存疑考証。 社會學的三大當代理論:結構功能理論將「社會」概念為一個大系統,社會交換理論概念人類行為是交易市場,符號互換理論概念人類行為是符號溝通,role and status 定位,這些理論都是系統分析,但怎樣考証呢? 甚麼是「系統」?甚麼是社會商品?甚麼是有社會學意義的符號?這些抽象概念不能具體化,便不能產生命題(Hypothesis),無法在社會研究中証真証偽,Karl Popper在《The Logic of Scientific Discovery》認為所有不能証偽的東西都「不科學」,那個時期,Economics 改名為 Economic science(諾貝爾獎都以此而正名),讀 politics 的轉為 Political science,連帶地理及地質學要改名為 Earth science,Ecology 改名為 Environment science,Biology改名為 Life science,Social science之名亦由此起,總言之無 Science不歡,變成了科學主義(Scientism)了。 我時常都強調自然科學的與社會科學的本質不同,不能比較,我以前都講過:自然科學是相信一個真理,單因單果,因果關係較易在實驗室客觀地証明出來,故方法論(methodology)的要求是「對錯精準」;社會科學不同,是多因多果,果亦為因,因亦為果,特別是有人的因素在内,以人論人,研究者最多站得較遠看得多啲,或站得近感覺得深啲,value free is a myth,方法論的要求是「異同優劣」,以社會調研尋找事實,並且要講明自己的價值觀。 4問:社會學理論為甚麼不支援社會政策(social policies)? 我在中大讀社會學時,修讀了一科叫社會計劃(Social planning),教者像似教城市設計,完全不涉及社會政策的厘訂,然而當時的社會學課程,差不多沒有談及社會政策的,究其原因,請參考下圖: 任何一個學科成立,絕非風花雪月,是為了解決問題,社會學的成立,當然是為了解決社會問題,而社會學理論首問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社會學 101 | Leave a comment

社會學 101 – 35

十問社會學  3 2問:社會學理論為甚麼這麼抽象? 當代社會學有三大理論:1結構功能理論(Structural functionalism)、2社會交換理論(Social exchange theory)、3符號互換理論(Symbolic interactionism); 結構功能理論將「社會」概念為一個大系統,系統内部又分小系統,連綿不絕,系統間互有關連,互為影嚮,互相平衡,這就是「社會」能存在的型態;結構功能理論的弱點是: 「社會」既然是一個大系統,那麼「系統」又是甚麼?能否界定一下? 系統間互動解釋了「社會」的融合,但解釋不了「社會」的衝突; 「社會」能存在是因為系統間互動,為甚麼系統間會互動?結構功能理論祗講後果,不講前因。 移民前修讀澳洲電腦學會課程,有一科叫《System analysis and design》,那才恍然大悟,所謂的結構功能理論不就電腦學中的Systems theory 和那些 bubble chart!都不知是否結構功能理論建論者是否取材自(或偷自)電腦學的理論。 社會交換理論就是偷自經濟學的理論,經濟學講生產、講貿易,貿易就是交換,講供求的質與量,講價格;社會交換理論講的不止是經濟商品,還包括社會商品,甚麼是社會商品?那就天馬行空了,當年(1977)我寫過一篇文章討論當代中國國内人仕的婚姻取向,人們追求對象,大都男才女貌,但在當時特定環境(文化大革命),才貌次要,黨籍、軍籍、戶籍(城市?鄉村?),出身最不能是黑五類,這些才是重要考慮因素。 社會交換理論的弱點是: 甚麼是社會商品?沒有界定,沒界定便不能推廣; 如同一般經濟學,「人」假定是全理性、全自私,是嗎; 經濟學講市場,社會商品的市場是怎樣?其操作又如何? 符號互換理論也是偷人的,是偷自人類學的理論,人類學講人類的文化表徴是符號:講與聽的是語音,看與做的是表情手勢,較高級的是圖畫、文字;符號互換理論講人類利用符號溝通,決定人在群體中的role 及status,後來發展為甚麼 Role theory,說人生出來就像依著劇本表演(drama)的一個演員,演得好?演得壞?挑!也不是甚麼了不起的大理論,獅子社會早就是這樣操作,但人類社會比獅子社會複雜得很多啊! 符號互換理論的弱點是: 低層次小社會論說,不能解說大社會的操作; 假定社會是由人組成,人的行為加在一起便是社會的表徴;現實社會是否這麼簡單?人加人加人…… 會產生許多品質(emerging properties),這些品質又如何解釋? 當代社會學三大理論,根本源頭都是人家的東西,偷天換日,概念轉移,改個勁名,加埋個ism字在尾,壯壯膽,便出來行走江湖,欺名盜世。

Posted in 社會學 101 | Leave a comment

社會學 101 – 34

十問社會學  2 1問:社會學為甚麼這麼難讀難明? 許久之前有一位不是本科讀社會學的朋友對我說:「讀社會學真有趣!」我不知他有沒有真正地讀過社會學的書本或journal,如果他讀過,一定不會說是有趣;社會學是泊來品,看的是英文或英譯本,社會學家(Sociologist)大都文科出身,英文當然好,寫的東西其實三言兩語搞掂,社會學家就是喜歡帶人遊花園,出書嗎!小小意思,密密的寫,厚厚的書,重重覆覆,寫了又寫有之,讀之如入萬里霧中,你不明,是你英文不好,你不明,是你資質不夠,好好修練吧。 另一個社會學垢病是喜創新詞,例如Robert Friedrichs創「A Sociology of Sociology 」及 Dialectic Sociology等,嘩眾取寵之作,就像時下小報的大標題,看像大件事,買了看時卻無料到;社會學家另一壞習慣是喜作新詞,或稍改現有的詞為新詞(如 Anthony Gidden’s theory of structuration),真係劃蛇添足,無那樣整那樣,或在詞後加個「主義」(ism)變成「乜乜主義」嚇人。 社會學本身沒有一套統一的行語,例如 System, Structure,Institution在社會學中其實都是說同一樣東西,但一些社會學家喜歡用System字眼,一些社會學家喜歡用Structure字眼,一些社會學家喜歡用Institution字眼,各說各話,更有一些社會學家時而喜歡用System字眼,時而喜歡用Structure字眼,時而喜歡用Institution字眼,問他們有何分别,他們又講唔出,結果很易給他們玩死。 2問:社會學理論為甚麼這麼抽象? 以前讀過一本小書叫《Sociology of Development and under development of Sociology》如下圖,作者是 Ander Gunder Frank,Frank認為一門知識是由許多概念(concepts)組成,concept的進化是:concepts →conceptual framework = theory →theoretical framework = paradigm,理論(theory)在一門知識中極重要;Frank在這本書中是罵社會學的,他以評價理論的標準為始點,分三點評價社會學中的社會發展理論: 1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社會學 101 |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