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心理之知

心理之知 – 17

心理之知 – 17 上篇講 mass psychology and digital media,有人說上篇都不似心理學,似社會學多些,事實亦然,事實上心理學與社會學一脈相成,一個講劍法,一個講兵法,領兵出戰,自己既要打得,也要識排陣佈兵,指揮若定。 社會學有一段時間學經濟學分 macro-Sociology 及 micro-Sociology,micro-sociology就是研究 group behaviour,後來又搞 Sociometrics、Sociogram 等,都是想利用社會學的方法去了解人際脈絡(social network),不過這些東西,熱潮過後便没落了。 心理學有一段時間又分 micro-Psychology,其實是在 counselling 過程中的語言(verbal)及非語言(nonverbal)的溝通技巧,這個就非常合用,中大畢業後我更在校外課程中讀了一個十多堂的practicum 課程;Psychology 亦有 Psychometrics,這個就很重要了,而且發展為大商機(big business),最初是量度個人的性格(personality traits),現在卻量度很多東西,例如 sex preference,倘若遇到免費的 psychometric tests,也不要亂嘗試,因為會洩漏你内心的最深私隱。 個性(Personality)在心理學是一門重要學料,最早 Carl Jung 將人分為兩份:外向型(Extroverts)及内向型 (Introverts),其後變成16份,現在又流行分為五份(big five:參考以下連結): Openness Conscientiousness Extraversion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心理之知 | Leave a comment

心理之知 – 16

Mass psychology and digital media 介乎於社會學與心理學之間,有一門交叉學科叫 Group dynamics,社會學稱之為 Collective behaviour,心理學稱之為 Social psychology,在中大時我修了不少有關課程;時至今天的 Information Age,digital media 成為主流的 social communication 工具,它如何影嚮群體行為(Mass psychology),這方面的知識改變了不少,亦深入了不少。 剛讀了一個書評《舆情传播11条黄金定律》,很有意思,原文請按這Link,以下是我對各章的分折評論: 有一种追逐真相的谣言:現代的 social media 成本低,亂講亂噏都無所謂,總言之大家過癮便得,傳假話,講錯野,不須道謙,never take it seriously,你聽佢話Hi咗,最多割蓆,不能追責,因為人家會說:「我叫你跳樓,你又唔跳!」然而、在這平台上大家仍樂享謠言,特別是那些「耳順眼順」的謠言、照片、video。 情绪传染也是一种理性表达:病毒可以傳染,情绪也可以傳染,感性吹化成理性,大條道理,大把道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名句也。 稀缺的情感动员:感性吹化成理性,變成一些特定的概念,牢而不破,动员並非稀缺,現在衹是在積柴,那怕一點一滴,積柴為塔,到塔夠高大上,才燒得有睇頭,有效果。 神秘的权威效应:「三人言虎」,謠言越傳越真,更跳出幾個權威、公知,這些人仕講得,有人信?700萬人裡衹有1%聽佢講,是7萬人,sizable amount。 激昂的社交货币:權威、公知講嘢,得的不止是社交货币(social currency),人人識佢,而是政治貨幣(political currency)→用以購買名聲及慣性選票,將來當選,可以轉化為 economic currency,利利相悦。 机动的边缘行动:醒目的人,出口不出手,最叻煽風點火,《水滸傳》裡的宋江,就是這樣出頭,出手是李逵,他自認粗人讀書少,你若是斯文人,有理講不清,講多句被李逵雙斧撼頭,死落黃泉,頂多祗可向閻羅王呼冤。 危险的自我审计:權威、公知爭選票,成本低、利潤高,莫過於趨向訴諸群眾訴求→免費午餐,當權者派錢買票,反對派講上位後會派更多,錢從何來?這是將來的事,現實感是保位、上位都是最最重要,這就是民主的代價、民主的傷痛。 双面的群体极化:無論是一派兩黨、一黨兩派、甚至多派多黨,如果國富有嘢派,國家就會安定繁榮,如果國貧,就會加劇各方面的極端化,隨來的是内亂與衰敗,這是現實。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心理之知 | Leave a comment

心理之知 – 15 (續)

焦慮與憂鬱之五 寫了四篇焦慮與憂鬱,這是最後一篇了,如果將來遇到新材料或想到好的東西,《心理之知》才會繼續下去。寫《心理之知》的動机是自救,將自己的心理歷程寫出來,使自己多一個反省的機會,另一個目的是與朋友分享我的人生經歷,希望讀完這些文章的朋友們可增加心理學上的知識,「知識就是力量」,面對一些 emotional issues 時,自己識得怎樣應對。 本來我想多寫一些 psychotherapy 及 micro-psychology 的東西,但自己知自己料子有多少,不敢說多了,我在《心理之知1》說過,希望讀過我這些文章的人「不要犯錯」,有兩項戒條必須記著:第一個戒條是縱然讀了千百本心理學的書,千萬不要以為自己可以做「心理輔導」,「心理輔導」是一個很專業的行業,像似一般而絕非一般,否則別人的壞事變得更壞,於心何忍;第二個戒條是縱然接受了一些心理輔導訓練,絕不可以以「心理輔導」的身份對待親人,這是因為有role conflict,會使原有的問題可能會更加惡化。 心理學知識使我更為了解人情世故,更多老友,誠然你也可以有很多老友,以下是我的一篇舊文,講的是十項交友守則,現再次剪輯編寫如后: 親而不密     雖然老友是「死黨」,最终也要保持一定距離;哲學家叔本華(Schopenhauer)提出剌蝟困境(Hedgehog’s dilemma)理論,在寒冬剌蝟要互相靠近取暖,太接近互為刺傷,太遠又不能取暖,但它們會互相靠近而又係有距離;人的交往亦復如是,老友也有自己的私隱(privacy),必須尊重。 切忌妄恣    「一言興邦,一句喪國。」古之名言,「一言失友,一句成敵。」亦有史例,清代李鴻章與左宗棠本是好友,有天李鴻章拜訪左宗棠,登堂入室,作對聯曰:「見余夫人洗腳,如同進仕出身。」,打中左宗棠的「死穴」,從此兩人不和,在朝廷上 you say yes, I say no,最慘的是红頂商人胡雪巖,因他財政資助左宗棠,被李鴻章及盛宣懷整蠱,搞到家破人亡;故此,係老友的,知道老友不喜歡聽的、不喜歡做的,絕對不應講、不應做,唔好以一時之「過癮」,结果成為反目成仇之主因。 不指不點     老友沒有問你,你便不應橫加己見,指指點點,扮成專家,口水多個茶,特別是老友的私事及家事,更不應插嘴,知了便算,算是老友請教你,必須審察實況,縱觀全局,最终還是交回老友作決定,不要強加(hard-sell) 自己的觀點。 不是不非    「來説是非者,便是是非人。」永遠不在老友面前主動說其他人的壞話、閑話,縱然你很不喜歡那些人。 不嗔不瞋     在老友面前,不應大罵第三者,或表現一些很不悦的面色,尊重自己,亦尊重在場的老友,算第三者做了一些不要臉、沒有廉恥的事情,任何時候都要控制自己的情緒,保持自己的風度。 信而有實     老友信任你,自己就要口密,老友的祕密永遠不講出去,應諾後必如是實行,絕不口爽或無信用,這就是最基本的義氣。 聽而慰解      係老友的就是要做個好的聆聽者,老友見面訴苦,有時是為洩憤、洩氣,有些嘢講了出來,個心會舒服許多,係老友就應該静静聆聽,縱然有些東西幫不來,但你俾佢講、任佢講,其實問題已解決了一半,縱然客觀分析,都係老友蠢或不對,要完全接受他的觀點和行為,千萬不要「窒」他,不要再傷害他的心霊,否則老友可能從此疏遠你。 謙卑若水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心理之知 | Leave a comment

心理之知 – 14 (續)

焦慮與抑鬱之四 面對問題與困境,解決不來,表現恐懼與怨憤是人之常情,將内心的戾氣昇華(Sublimation)是心理學家們說的正常反應,我變了「讀書狂」及「種花狂」也是渲泄内心中戾氣的一種方法,是否是 Maladjustment  或是 Justified adjustment ?分別在於這種行為的剛烈程度及頻律多少,以及旁邊的人對這種行為的接受程度。 口頭嘽曰:「做人要睇得開,放得低,隨遇而安。」其實不夠,我們還要「想得通。」許多人就是想唔通,一步一步的走著那惡性循環之路,有去無回;「想得通。」其實是識得問 Why,「睇得開」其實識得問 What,「放得低」其實識得問 How,還記得《心理之知6》裡談到→妻子對我説:「你也要顧著這個家啊!」這句話最重要的是打通了我的思維,使我重新識得問 Why(我的最寶貴value是甚麼?),跟著我識得問 What Not to do(vision)、識得問 How Not to do(Mission) 。 識得問 What Not to do不容易,識得問 How Not to do更不容易,在心理學中我找不到答案,在中國哲學中,《老子》中說的「寵辱不驚。」其實都很膚淺,因它沒有詳明怎樣可以「不驚」,它講的「道」也不易找出内涵,玄之又玄,祇帶來更大的迷惘;孔子少講人的内心世界,孔子講的是一個「君子」的理想人格,人有七情六慾,也不是一個「禮」字可以全然蓋著,然而、我在佛學及基督教精神中,卻找到一些What Not to do、How Not to do的啟示。 佛學中的第一假設是人生是「苦」的,「苦」源於「三毒」→「貪」、「痴」和「嗔」,我另加一個「嫉」,使其成為四毒,以滿足概念上的完整性,「貪」就是貪心,要多要好,是一個 generalised概念,「痴」就是痴戀,指定要某某的唯一性,或完全沒有取代性,是一個 specific概念,「嗔」就是「人有我無」的不悦,怨天恨地,瞪目而怒是為「瞋」,破口大罵是為「嗔」,亦是一個 generalised概念,但在一個social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心理之知 | Leave a comment

心理之知 – 13 (續)

焦慮與抑鬱 之三 恐懼與怨憤的直接效應就是唔開心,唔開心就很容易發怒,向人發脾氣,脾氣就是戾氣,會傳染的,如我以前講過的在兒時的鄰居,妻子罵丈夫,丈夫打孩子,孩子打小動物….. 移民初期,或多或少的也有這些戾氣,恐懼的是不知自己將來會怎樣,「我還會有這麼好的運氣嗎?」怨憤的是自己可能選擇錯誤,時常記著母親說:「亞仔,你地咁好,何必要移民?」千頭萬緒,從剛移民時的興奮,轉而為移民後的怨憤,夫妻時常為一些不重要的小事而爭吵。 重回 Why – What – How,Why 問 Value,What 問 Vision,How 問 Mission,我問自己:「甚麼是我最有value 的?」我的答案是妻子及女兒們,移民的很大原因也是為了她們的將來,「OK,咁就要好好珍惜,不能本末倒置。」我再問自己:「在現地及現在(here and now),我應該做甚麼?可以做甚麼?」第一答案不是搵工賺錢,而是固定自己的心理,不要讓那團戾氣囤積或傳遞,我再再問自己:「在 Why 與 What 的答案前題下,我應該怎樣做?」 解決問題的最終方法也是搵工賺錢,將家庭重新納入正軌,也就是start from zero,另創一個新天地,但現實告訴我,可以做的其實不多,當年澳洲經濟大氣候很差,許多專業人仕也失業,我寄了一百多封求職信都鎩羽而歸,細心思量下唯有回歸校園,自我增值,這種做法有兩個好處,第一是將自己的恐懼與怨憤轉化為一種求知上進的力量,第二是將那些會令自己胡思亂想的時間減到零。 回歸校園,讀書、讀書又讀書,本來我時常以「讀書人」自居,今次就是如魚得水?非也!會計學並非我喜歡的學科,不過唸會計學較易在澳洲搵食這是事實,因為那時的澳洲人都是「數盲」(numeral illiteracy),「為搵工乜都要掣,前世!」這是許冠傑《半斤八兩》的歌詞,我都係時常掛在口邊,強迫自己愛讀會計,愛那些 debit 及 credit,愛那些 Balance sheet….. 這一種好返學讀書行為,算是後來找到正職、在稅務局工作後仍然持續,計一計,由1993年始至2010年止,十多年來一個學位接著一個學位的讀著,其間祇有一年休學,「周身刀、張張利」說給人聽像似輝煌,有時都問問自己,是否患了「讀書強迫症」? 我的另一個消解恐懼與怨憤的方法是種花,前後園共有300多平方公尺的地方可供種植,兼且家住附近有三間極具規模的苗圃(註:與香港不同,澳洲人售賣花苗樹苗的地方稱為 Nursery,照顧小朋友的地方為 Childcare Centre。)有空我便在那些苗圃流連,或是在前後園種我的花,種的花花草草種類,多得不勝枚舉,或者不可星數,舉凡未見過的就買來試種,甚至上網買bulbs、買seeds種,貴如牡丹,平如鳳仙都種過,而且越種越專(不是專一,而是成了個專家),越種越多,漸次不受控制,後園變了一個森林,這幾年買了新品種回來,妻子見到就罵,應承了妻子不再買,但見到一些罕有、罕見品種,數年也不遇,且價錢相當合理,買了回來,不敢給妻子見到,要像「蛇頭」般將那些植物偷渡入家,有時給妻子發現,被大罵,也在所不計,你説我是否患了「種植強迫症」呢?

Posted in 心理之知 | Leave a comment

心理之知 – 12 (續)

焦慮與抑鬱之二 上篇講過抑鬱源於對以往的怨憤,焦慮源於對將來的恐懼;這一篇是講一些良性(virtue)及惡性(vice)循環(cycle)的自我保衛系統(defence mechanism)。 怨憤與恐懼是人之常情,除非那個人沒有以往,才可以沒有怨憤,那個人沒有將來,才可以沒有恐懼。 怨憤者時常問「為甚麼」?為甚麼那個人這麼壞?為甚麼我會遇到他(或她)?為甚麼會是我而不是其他人?習慣性地向人大吐苦水,訴說自己的不幸遭遇,可惜的是摯友不易尋,能互吐心事的更不易尋,一般的朋友未必喜歡或願意聽你的不愉快經歷,有些不懂情理的會暗自取笑,再者更背後落井下石,說:「死蠢、扺死。」等刻薄言語,吐得苦水多,朋友都退避三舍,久而久之,朋友疏落,自己還不自覺,甚至開始懷疑朋友們的誠信,懷疑身邊的人都是「壞人一夥」,這種惡性循環繼續下去,可能發展到 paranoid。 恐懼者時常問「怎麼樣亅?怎麼樣才可以成功?怎麼樣才可以不出錯而導致失敗?怎麼樣才可以昇職加薪?怎麼樣才可以保得著份工?結果是自我制定一些行為守則,並嚴格遵從,日子久了,算是情況改變,自己仍然不自覺的机械地依循去做及 repeat 地做,這些不受控制,不可理喻的極端怪異行為,學名為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這種惡性循環繼續下去,再加上腦子產生幻覺,或許最終會變成schizophrenia。 每個人都有怨憤與恐懼,亦未必個個人都會走上惡性循環之路,然而、在統計學而言,一萬人中有一個?十萬人中有一個?仍然有人走上惡性循環之路,而且一去不回。 講完那些惡性循環,现在講良性循環;在我的舊故事裡,我曾然說過Value、Vision及Mission這三個管理學的新興名詞:Value 是問 Why?Vision是問 What?Mission是問 How?怨憤者時常問Why?忘了問 What and How,恐懼者時常問How?忘了問 Why and What?良性循環的核心,就是要懂得問 What?當然、Why 及 How 仍然重要。 面對以往的怨憤,我們如何可以像洗帶般忘掉?面對將來的恐懼,我們如何重拾勇氣面對現實? 坊間亞甲言:「做人要睇得開、放得下,隨遇而安。」 坊間亞乙謂:「鬼唔知咩!你有講等如無講!」 「睇得開、放得下,隨遇而安。」這十個字其實有其深層意義,下一篇的故事是講我如何將 Why、What、How 與這十個字結合,幫助自己渡過人生困難的一關。

Posted in 心理之知 | Leave a comment

心理之知 – 11 (續)

焦慮與抑鬱之一 這篇《心理之知》是講兩種心理反應:焦慮(Anxiety)與抑鬱(Depression)。 以前我講過「動机」(Motivation)與「情緒」(Emotion)是孖生的;人人都希望得到自己希望得到的東西,但人生有得有失,得者自然高興,失者自然悲傷,諺云:「得者莫驕,失者莫戕。」縱然如此,我們每每為以前不如意的事情而抱有怨憤(grievance);得又怎樣?现在得了,可否保存?可以得更多嗎?這種幻得幻失的心情,對將來的不肯定性抱有一種恐懼(fear)感。 一些人時常記著從前不如意的經歷,思憶太多,整天想著為甚麼?為甚麼?Why?Why?Why?慢慢走上持續抑鬱的路也不知,行為的表現是開始退縮(withdrawal),迴避一切的社交活動(avoidance),終日躲在家中,甚至衹留在自己的房中,沉默、寡言、少笑,有時我們稱之為 social phobia。 一些人面對著不確定的將來,思前想後,怎麼樣?怎麼樣?How?How?How?  破解焦慮的方法除了自我肯定外,就是積極參與(pursuit)某種活動,其參予情度是極度投入(engagement)的,終至於狂熱(mania),行為所表現可能是要叨、認叨,兼喜歡爭著講嘢。 你會説:「這也不是甚麼大不了的心理問題,一些人唔喜歡講咁多嘢的叫做「内向型性格」(introvert),那些人講許多嘢的人叫「外向型性格」(extrovert),見怪不怪,互相適應及遷就一下便没有問題。」 當人們面對各種困難險阻時,每每「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但、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問題不是一做就掂,而是需要較長的時間處理,有一些問題更是永遠解決不了,在動机與情緒的相互衝擊下,這就產生了所謂的壓力(Stress),人們有時會出現一些錯誤適應(maladjusted)的怪異行為(abnormal behaviour),但所謂的怪異行為,並無一個終值(universal)評定準則,例如我喜歡種蘭花,我妻子時常說我種蘭花種到「黏咗線」。 這點我要特別強調:所謂的怪異行為其實是一種標簽(Label),我們絕不應該以這些標簽污蔑(stigmatize)別人,因為這是極不道德的。 從Motivation → fear → Anxiety→ pursuit→ engagement →mania 是一路,從Emotion → grievance → depression → withdrawal → avoidance → phobia 是另一路,但有一種叫 bipolar disorder(或叫 Manic depression)卻兼有以上兩種的特性,行為表現是時喜時悲,大進大退,個人的情緒起伏很大,甚至完全不受控制。 你又會説:「這也不是甚麼大不了的心理問題,一樣米吃百樣人,個人的情緒控制力不同,一些人受到外界刺激,情緒波動較其他人為大也不足為奇。」這點我同意,但看下圖,是一個normal curve,問題大不大是嚴重性問題,亦是統計學上的問題,當然去到paranoid 或schizophrenia 已不是心理問題,而是精神病了。

Posted in 心理之知 | Leave a comment

心理之知 – 10

(10)Community Psychology 社區心理學其實就是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目的是透過社區組織及其活動,促進社區内的人的精神健康 (mental health)。 都市化使人類社會的組織產生很大的變化,大家族式的聚居形式已不復存在,親戚 (kinship) 這種因血源而聚合的關係越來越鬆散,現代家庭最多的是 nuclear family,即上有父母,下有子女。對於一些人,他們的社會空間就是父母,結了婚的就是丈夫或妻子,有了孩子的就是他們的子女,如果有宗教信仰的,特別是西方社會,也就是家庭與教會。 朋友又怎樣?朋友的來源主要是鄰居、同學、同仕及由他們引申而認識的朋友,移民之後,山長水遠,朋友的結構又改變,在澳洲,與鄰居的關係很淡薄,大家一家一主,很少往來,我也在澳洲上大學,以悉尼為例,大都是走讀生,我更上完堂後便速速回家做飯,在大學有同學但有 sustained 友誼的,極少;有幸在稅局當 graduate trainee 一年,才有一些同學兼同仕,有幾位更同是香港移民,工作間亦新認識一些同仕,但由於母語及文化上的不同,那種友誼都祇限於返工時間,放工之後便如同陌路人,街上見到最多打聲招呼。 雖然在移民後很難找到新朋友,但在悉尼參加了校友會、太極會及 Rostrum,社會空間又擴闊了許多,特別是太極會,有許多亦是校友會會員,每週六都見面,一齊學耍太極,耍完太極一齊午餐吹水,既有益於Physical health, 又有益於 Mental health。 人是社會性的動物,Maslow 說人有5個層面的需要:Survival,Safety, Socially acceptable, Status 及 Self-actualisation,Socially acceptable 是人類核心的需要,如何擴大及充實我們的社會空間?這是我們移民一代第一件要思維要做的事,第二件事就是我們怎樣透過這個社會空間修練我們的 ego(自我),我講過 ego 就是要擺平 id 及 superego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心理之知 | Leave a comment

心理之知 – 9

(9)Counselling and Guidance – part II 諺云:「病未到而防之,病剛至而卻之,病已至而醫之。」這故事主要講的是「病剛至而卻之。」而下一篇將會講「病未到而防之。」至於「病已至而醫之。」我沒有資格講了。 我曾經講過:「有知識才可以有智慧,有智慧才可以有效地解決問題,問題解決了,煩惱自然消失。」那麼、甚麼是智慧呢?基督教講的「智慧」,佛教講的「般若」,老子講的「道德」,我覺得是同一樣東西,智慧可分為「智」及「慧」兩部,智者,知日為智,即是甚麼知識都有,知道What to do; and how to do。慧者,掃心為慧,即是清淨慾念,知道What Not to do; and how Not to do。 再用一個比喻於 counselling ,智者就是:別人將一綑絨線搞亂了,你幫他一齊將絨線卷番好;慧者就是:別人電腦的 harddisk不受控的自轉,你幫他將那個harddisk修好回受控制狀態。Depression 其實就像一綑絨線搞亂及harddisk不受控的自轉,我特別多講How Not to do,因為這是我們經常忽略及犯錯的地方;如果家人或好友開始有情緒問題,我們應該採取以下態度: 缓優於急、情緒問題並非普通疾病,許多時是多因之果,不像有病菌就吃抗生素就掂,情緒問題要用時間去解決,例如女性有兩個反叛期,青春期不喜歡聽父母的話,更年期不喜歡聽丈夫的話,這些都是體内荷爾蒙的影嚮,有些人反應會強烈一些,我們知道這些生理影嚮心理的情況,做父母或丈夫的便忍讓一點,過了那個期,可能要一兩年時間,那些反叛情緒自然又平伏下來。 少勝於多、以前上過一些 micro-psychology的校外課程,其實是講 communication skills,親人或好友有情緒問題,你好似專家咁叫佢要點要點,雞啄唔斷的教導口吻,除增加他或她的心理壓力外,亦使親人或好友增加對你的討厭感,於事無助,其實很多情緒問題是他或她處於兩難之中,講講下對方會說:「鬼唔知乜!」自己塗然無引;micro-psychology 強調的是聽多講少,一路聽一路觀察對方的 non-verbal expression,我們絕不應該爭野講,更絕不應反駁,做親人或好友第一樣是做一個好的聆聽者,我們要用 verbal and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心理之知 | Leave a comment

心理之知 – 8

(8)Counselling and Guidance – part I Counselling 與 Guidance 不同,Guidance 主要是資料提供,而 Counselling 更要顧及 Clients 的心理反應或情緒情況。在澳洲很多人都自稱 counsellors,並無法例管制,但如果是心理學範疇内的 counselling services,都有嚴格的法例管制。我衹是副修心理學,修過張妙清教的一科Counselling and Guidance 而矣,當然唔敢認自己識幾多,但這科對我裨益最大。 首先我先談談一個專業 psychologist 的 8項professionalism 要求: (1) Education and experience: 如果真係想幫人,第一樣要問自己夠唔夠料,絕不應拿別人做試驗品,不是街邊賣藥:「醫你唔好都食你唔死架!」這一套絕不可以應用。看看以下美國及澳洲 psychologist的專業要求: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ustralian_Psychological_Society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merican_Psychological_Association (2) Diligence and care: 自己問問有沒有充足的時間與能耐,counselling 並非特效藥,吃一兩劑使會好,而是要較長時間的療程,以病者的最终利益為依歸(Client-centred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心理之知 |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