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香港中國及日本之旅 – 卷19

12月8星期五晚和同學吃晚飯,交談中知一位同學得了認知障礙症,病徵之表現是近期的東西容易忘記,事實上人上了六十歲,身體許多器冠都會退化,這是自然規律,早發現早治療就是唯一,亦是最好的辦法,首先聽醫生說,依時吃藥當然重要,其次應對這些病,自己要有心理協調及生活習慣上的改變。

以前在中大副修心理學,有一整年學科名:發展心理學 (Development Psychology),是講人從兒時到老年的心理表徵,這科對我很是受用,現在照顧孫仔孫女,很多以前學的,現在可以現實地實踐起來,例如孩子一歲學行,兩歲學說話,三歲學去廁所(toilet training) ,早一點是行不通的,因為要有生理上的相對應(physiological preparedness), 在兩歲半時,孩子開始有「自我」觀念,是孩子的第一個反叛期……這時候就要作出適當導引,不要讓孩子走歪,古諺云:「三歲定八十。」所言不差。

至於於我們這一代,老年心理學亦同樣重要,例如在記憶力衰退方面,最有效的方法是生活規律化及習慣化 ( lifestyle routinization and customisation) ;例如我習慣用日記簿作為我每天的行事歷( commitments and journal),將一些重要的事項寫下來,倒如有人交了會費,我第一時間是拿起隨身攜帶的日記紀錄下來,回家後便儘快在電腦入賬及發email 收據,確保萬無一失,這都成為我生活的程序;另外每周的生活也有規律:星期一childcare, 星期二游泳或行山加午間約朋友午餐,星期三木工班,星期四childcare ,星期五rostrum, 星期六太極,星期日執屋剪草……講了這些,無非是使自己的腦子減少負擔,每天起床,都知道自己有甚麼要做, 不會胡思亂想,生活有節奏感、有情趣感……這項目將來會在《心理之知》欄內詳說。

12月9星期六早上探候何老師,何老師是我小學五、六年級時的中文科老師;以前過年有人拿著紅纸,上寫「貴人」,拍門逗利事,而每家每戶都準備一些利事以對,何謂「貴人」?讀書的時候遇到「明師」,工作的時候遇到「明主」,有病的時候遇到「明醫」……何老師就是我小學時的「明師」之一,我原本在佛教菩提小學讀書,讀到小四成績唔好,因已留級一次而被勒令退學,幸得姊姊介紹,轉了孔教三樂小學讀中五,雖然中五重讀,但那三樂小學三年使我的學業完全脫胎換骨,何老師就是教了我三年中文,當年小學派位試中文得一級,有中學讀,絕對是她的功勞,此後我的中文能力,就是殿基於小學這三年中。

除了何老師,當年還有霍老師,梁老師,林老師及蕭老師,他們都是我的「貴人」,在我學業極困頓時拉了我一把,免陷深淵,此後的中學、F6預科、大學等,見到的「叨人」老師很多,但「明師」真是沒有再遇上了。

我原本行程是沒有探候何老師的,在WhatsApp小學群組得知何老師住在葵芳的醫院療養院,於是決定專程特訪,見面時雖然她不良於行,躺在床上休息,但面色很好,我不知她入院原因,但也不詳問了,年紀大加入院當然是健康問題,那裡的醫護稱她為何校長,可見她在那裡頗有地位,其實她的學生很多,不可能記得一個1969小學畢業的小子,況且上次見面是許多許多年前的事了,我開始時詳細地介紹自己,她也很欣慰,有個學生從澳洲千里而來探候她,談的都是小學時一些生活及學習趣事,不妨礙她休息,在那裡逗留不足一小時便離開,心中祈願她早日康復回家。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2023 香港中國及曰本之旅. Bookmark the permalink.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