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s: September 2018

財經貿稅 – 30

「錢」是何物 3 兩國博奕有五個層面的競爭,一曰科技,二曰外交,三曰貿易,四曰金融,五曰軍事;中美貿易戰開打之前,科技競爭,即「中國制造2025」,外交競爭,即「一帶一路」倡議,皆己展開,美國希望保持其全球霸主地位,將中國視為頭號大敵,這觀點不需爭辯。 中美貿易戰没有贏家,衹有輸家,問題是各自會輸多少(包括除經濟外的東西)?那個 afford 得起?那個堅持到最後?我相信中美貿易戰會持續幾年,何時結束?決定不在中國而是在美國,中國看過日本在簽署「廣場協議」後的下場,相信已有一定的内外對策應付,不會像日本隨便全盤接受美國的要求,而自遀惡性的經濟深淵。 貿易戰佔不到便宜,美國會使用金融戰,金融戰不比貿易戰用關稅這麼簡單來欺壓對方,他們會使用金融機構為橫手作事,最近的土耳其金融風暴就是一例,中國不同,有兩件鐵布衫作防預,第一:中國開放金融市場(如保險及股票投資),但所有外資金融機構必須如同國內金融機構遵守中國法律,另所有金融合約的最终審定權在中國法院,外資金融機構在中國操作並無甚麼著數,而且中國法院並無三權分立那回事,法院判決是中央政府行政決定的外延,外資金融機構在中國操作的風險更高。 第二:中國的外匯市場是非自由化的,如前篇所述,匯率由中央政府(人民銀行)監控,是 FCX rate maker,外資或外國金融機構是FCX rate taker,況且近年人民銀行慣於將匯率停於約6.8水平,但又不明指是peg於6.8,欲隱欲現,時隱時現,而且時常作出出人意外的變化,欲以炒人民幣賺錢的就很難唱得好那支歌仔了。 香港是中國的南天窗、亦是中國的南天門,近五、六十年來,飽受各種金融衝擊而不倒,整個金融體系可謂十分 robust,但亦十分 vulnerable,為甚麼呢? 第一:香港自稱自由港口,一向執行 positive non-interventionism 政策,對外資或外國金融機構無任歡迎,金融法律的管制很輕鬆,以往(即1997)祇是索羅斯及其附從的金融大鳄對香港的金融體系作攻擊,現今不同,索羅斯的背後有個更大的大佬在支持,彈藥更為充沛,計劃更為周密; 第二:香港人醒,許多香港人很快學上金融大鳄的技倆,自己修練為本地金融大鳄,平時甚麼「愛港愛國」都是說給人聽的話,在金錢的利誘下,他們會聯合外地金融大鳄,來個裡應外合,攻擊香港的金融體系。 第三:香港的7.8的聯系匯率保衛香港金融體系經年,7.8明確地講明是指標,這個有辣有唔辣,辣者有指標如何扞衛香港金融體系免受匯率波動衝擊,不辣者香港要儲備大量美元制衡外界抛售港元,代價很大,現代的 Financial models發展得很快及 sophisticated,一些Financial models就是想鑽這個隙子,一下出手,未必推得倒香港金融體系,但在政府調整聯系匯率時沾一些油水是可以的。 中國人的《三十六計》可歸納為「隱」及「曲」二字,「隱」者是自己的行動目標不要說出來,如「瞞天過海」、「聲東擊西」及「暗渡陳倉」等,社會學中有 self-filling prophecy,以前講過,相對的是suicidal prophecy,即是說了出來便不行了,所以「中國制造2025」現在都 low profile 很多;「曲」者是間接的行動優於直接的行動,例如「圍魏救趙」、「打草驚蛇」及「李代桃僵」等。 下一個回合我相信美國會打金融戰,現在我們要重溫《三十六計》了。 全輯故事暫完,多謝閱讀。

Posted in 財經貿稅 | Leave a comment

財經貿稅 – 29

「錢」是何物 2 現代的「錢」是鈔票、是張紙,是張政府印了一些東西落去的紙;在西藏旅行時團友拿著一張美鈔對我說,這張鈔票的價值是在於這個國家的人及土地,然而美國印這麼多鈔票,政府負這麼多債,外貿常處逆差,但美鈔匯價仍然堅強,美股仍然興盛,何解?本文不想對此分析,但、在當今形勢,我卻想講講中國及香港在當下的金融對策。 錢搵錢,易搵錢,人人都想賺快錢、賺易錢,錢搵錢有五大市場,第一是債務市場(debt market),賺的是利息,第二是股票市場(equity market),賺的是分紅 (dividend)及買賣價差,第三是匯率市場,賺的是匯率差,第四是地產市場,賺的是租金及買賣價差,第五是期貨市場(Future market),賺的是買賣價差。 一間公司的資本可分為 equity capital及 debt capital,equity capital即股票,賺到錢才有分紅,debt capital即欠債,到期無錢還公司要執笠清盤;一個國家印銀紙,概念上的道理亦如一樣,如果是本國人所有,是 equity,因為在本地立了法一定要用本地錢,如果是外國人所有,是 debt,因為外國人拿了本地錢,他可以要求將本地錢兌換成黃金或其他幣值。 第一代金融大鳄是「以快打慢」在股票市場用「割禾青」手法錢搵錢,現代的政府及股市行家都有所防範,有一些機制預知熱錢的流入,中國及香港的市場夠大,「割禾青」動用的錢量很大,這一招已經式微;第二代金融大鳄以 short-selling 英鎊 在匯率市場錢搵錢,得手一次,索羅斯說:「干得漂亮。」成功一次,亦俾人睇通條橋,許多政府都識得怎樣打擊short-selling 外匯;第三代金融大鳄是「以短打長」在債務市場及匯率市場錢搵錢,泰國、印尼、馬來西亞及南韓中招,輪到香港1997時吃了一記悶棍,索羅斯賠了夫人又折兵,之後金融大鳄都靜了下來,到2008年,金融大鳄自己老家都唔掂,恐防金融大鳄自己人咬自己人,美國政府加強了金融管制,又靜了十年,但他們還狩候著一些懵懂老襯入甌,阿根庭就是最近的被狩獵者。 當代中國自有其豐富經驗,國共内戰,國民黨在經濟及金融上的大敗早遠於戰場上的大敗,1949建國初期中蘇蜜月,中國接受很多蘇聯援助,1960年代中蘇交惡,中國人餓著肚子償還一切債務,這個痛苦經歷,中國從此不輕易向外舉債,在改革開放初期,中國政府將人民幣大幅貶值,導到嚴重的通貨澎漲,間接導致1989民運.經過這些教訓,中國政府遵從的是嚴防通漲,亦儘量隱定匯率,此為既定國策也。 我講過外國人擁有本國貨幣是 debt、是 liability,中國是有外匯管制,外匯交易在國内及國外都受到限制,這點很重要,索羅斯想狠擊人民幣就無處入手,在外、中國採取三種手段對抗索羅斯的可能人民幣short selling: (1)要short sell人民幣,索羅斯首先需要大量人民幣作彈藥,在非自由兌換市場中索羅斯不易得到人民幣,中國各銀行(全國營)不會容易借出大量人民幣予第三方不明底緼的金融機構; (2)中國政府的外匯交易祇限於當地的中國銀行及當地的中央銀行,當地商業銀行的兌匯活動對口中央銀行,交易費增大但亦多一層保障,中央銀行當然不會與索羅斯狼狽為奸short sell人民幣; (3)當地的中國銀行及當地的中央銀行交易的人民幣有定額上限及限以 net 計,例如中國銀行賣了10億人民幣予當地的中央銀行,當地的中央銀行將來祇可賣回10億人民幣予中國銀行,另外,一些中國遊客可能帶人民幣到當地兌換使用,當地的中央銀行每天最多可以賣一百萬人民幣予中國銀行,但這是 non-accumulative的 。 這三招基本上完全可以防範人民幣被short selling 的 風險,但香港是個自由貿易及外匯自由兌換的地方,我恐防的是這個中國「南風窗」給予索羅斯有機可乘。

Posted in 財經貿稅 | Leave a comment

財經貿稅 – 28

「錢」是何物? 這篇本來是寫國際税務(International Taxation),我的專業,不過這題目過於偏窄,不大有人喜歡看,不寫了,不過人人愛錢,不如多寫一些有關「錢」的東西。 若問「錢」是何物?不如先問「錢」從何來?以下這一輯六集《金錢的故事》,講得很好。 錢是一種很奇怪的東西,先民以物易物,後來用刀用鋤交易,中國最初的錢是似刀似鋤的銅幣,後來國際交易媒體用黃金白銀,現代的是美元;錢代表一種享用價值、一種儲存價值、一種交換價值,錢亦代表一種權威、一種誠信、一種方便。 在一個 close economy,MV=PQ,M = 錢的數量,V =錢的流通,P = 貨價,Q =貨的數量,假定 V與Q不變,M增大,P就會增高,即政府印太多銀纸,就會產生通貨澎漲。 讀 macro-economics,如果A國央行將利息上調,因為投資回報率(return rate)會提高,外地的資金湧入並兌換A國貨幣,對A國貨幣的兌換就會昇高,相反A國央行將利息下調,A國貨幣的兌換就會下降。 A國央行將利息下調,放鬆銀根,即增大M = 錢的數量,工商業有錢發展,股票及地產市埸興旺,失業率下降,但會構成通貨澎漲;相反,A國央行將利息上調,股票及地產市埸收縮,失業率上昇,但會構成通貨收縮。 A國政府奉行財政赤字,大舉借貸以支付開支,A國政府可能破產,A國政府的誠信受質疑,A國貨幣的兌換就會下降;A國的國際貿易是入口多過出口,即是說自己的錢流出多過流入,長此以往,A國貨幣的兌換就會下降。 講到這裡,你可能知道利率、匯率、失業率、股票及地產市埸、政府財政赤字、通貨澎漲、國際貿易順逆差都互有影嚮,以前我在《社會學101》講過,社會現實是多因多果,果亦成因,因亦成果的互相交織著,影嚮的情度更非直線式,在 multi-variates 及 non-linear 的情形下,社會學家就是要抽絲剝繭解辦出現實的機理,找出解決社會問題的方案,經濟現實又怎麼樣? 經濟學的方法論亦應一樣,可惜的是西方社會崇信了 Monetarist,祗識將利率降至最低,信了 Keynesian,祗識將政府支出昇至最高,信了invisible hand的market force而將國家的經濟政策由私人企業主導執行,政黨為了爭奪選票而大發社會福利、大發勞工保障、大發環境保護  …… 西方國家的經濟問題,引發全球經濟危機,遂由此起。

Posted in 財經貿稅 | Leave a comment

財經貿稅 – 27

「税」的理論 讀書時有一科叫 Tax Policy,拿了高分,講理論,我拿手;税制的設計其實由三組desirable characters  的對子影嚮,這些對子有 trade-off (如下圖),制定的最後形式便很有差異。 第一對是 Efficiency vs Equity,亦是最重要的,Efficiency就是 Output over Input,Output就是可以收到的稅,Input是 Compliance costs,包括稅局的行政費及繳稅人的遵從開支,假如某税制簡易,Compliance costs 就會低,但現實社會卻不是,例如英國曾提議「人頭税」(poll tax),有人頭就要俾税,簡單極了,提了出來,當然大把人反對,理由是不公平。 相對於Efficiency 就是公平(Equity),公平本自也有爭論,我勤奮工作,多勞應該多得,但在所謂「公平」的税制下,我多收入卻要俾多些稅,間接地不鼓勵人們勤奮工作,澳洲就是一個很明顯的例子,昇職加薪唔好預我,因為昇職壓力加大,加薪後除稅入袋的增加不多,但、一般税制,講的 Equity 是 who can afford who pay,亦即是說 who earn more who pay more tax,與你的辛勞 input,完全沒有關係。 在澳洲,講平等嘛!稅例都極復雜,一條 general rule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財經貿稅 | Leave a comment

財經貿稅 – 26

「税」的種類2 有人讀了上篇,說我講的「税」種,忽略了 superannuation tax、import tax、export tax 及 excise;superannuation tax 其實歸 income tax 類,澳洲自1998引入 superannuation,僱主要替員工供「退休金」,最初時是人工的6%,現在會加到12%,那筆供款進入「退休金」前,政府先打15%稅,到員工60歲之後取用,是免税的,那15%税叫 Contribution tax,在退休金投資賺取的利潤,亦是15%,這是鼓勵國民儲錢過埋下半世,這個低 tax rate是為引餌,一些員工更要求老板唔加人工加 superannuation contributions,我們稱之為 salary sacrifice。 Import tax 及export tax應屬支出稅項,澳洲的 import tax rate是10%,與 GST同,外國貨入口税與本土生產增值税相同有利於市場競爭,至於出口税,很少國家會有徵收,因為會增加出口負擔,每個國家都是用 import substitution及 export expansion加強自己的經濟能力,澳洲是零出口税,而且出口商可以領回 input tax credit,是間接subsidize 出口了。 Excise又得不同,是針對某類商品及服務的特加税,第一類是補償social costs,如煙、酒及賭博等,故此除GST外另加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財經貿稅 | Leave a comment

財經貿稅 – 25

「税」的種類 「税」的始源自部落領袖的產生,買他的「怕」,繼而變成皇帝,變成政府,其歷史可謂長遠,就概念而言,現代「税」的種類可分為: 入息稅(income tax) 支出税(expenditure tax) 資產控有税 (Asset holding tax) 資源耗用稅(Resource utilisation tax) 公用成本回收稅(Public costs recovery tax) 入息稅即是你有收入,超過某 threshold 便要繳稅,一般人的收入是人工,人工税(Salary Tax)易理解,如果老板畀住畀食,澳洲有個復雜的 Fringe Benefit tax,限制老板畀著數伙記,有了公司的產生,又產生「公司利得税」(company profit tax),如果個人及公司在海外有收入,又產生「國際稅法」(International tax)。 支出税是我們在用錢的時候,政府又斬一筆,澳洲在2000推行的是 Goods and Services tax(’GST’ ) 10%,英國推行的是20% Value add Tax(’VAT’ ),其實 GST及VAT的原理一樣,是一層一層由下游生產鏈到上游生產鏈,計算其增值減去其input tax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財經貿稅 | Leave a comment

財經貿稅 – 24

没趣的「税」 富蘭克林說:「Nothing is certain but death and taxes。」日出日落,月圓月缺,春夏秋冬,生長老死,天之理也,人們都已接受;然而、「稅」這家伙,没趣而乞人僧,更者「苛税猛於虎也」,人皆避之大吉。 我在税局工作20年,很多人都問我怎樣避税,其實我都唔識答,因為那些稅例,真正教人報稅的佔10%,其他的都是防止走税逃税條款(Anti-avoidance provisions),我初在税局,税例(Income Tax Assessment Act)是一本2吋厚的 fine print,現在的是三本2吋厚,税例發展可謂一日千里,這些税例還未包括 GST laws 及 Superannuation tax laws。 在中國歷史中,賦税並稱並用,「賦」者是為公家服務,如在井田制中,中間那塊公家田由眾人齊耕,所得歸公家,賦還包括服兵役及修橋整路,「税」就是缴交糧餉;公家是甚麼?就是政府,以前的政府是皇帝、貴族及官僚,他們的責任就是外抗夷狄(national defence),內修正明,正明者 Law and order也,每有民事爭執,就由官老爺定奪,每有盗賊亂匪,就由官老爺率兵摷捕,官老爺咁重要,人民交糧餉養他們,當然是理所當然,certain過 certain。 人民交糧餉養官老爺像似交陀地保護費,我讀中國歷史知道普羅百姓很慘,官老爺貪得無厭,吃得多做得少,「官」與「賊」分別不大,許多朝代更替主因就是賦税大勁,官迫民反,在中國的歷史長流中,中國人的意識型態為:政府都沒有甚麼好嘢,生不入官門、死可免入地獄,賦税則可避則避,可逃則逃。 我有一次與一位德裔的同仕談民族性及交稅責任問題,我說中國人天生就有一種逃稅的潛意識,因為中國的繳税人從未享受過政府的著數,那位同仕卻說:德國人有紀律,守規距,德國人視繳税為國民支持國家發展的責任,我不知這同仕所講是否屬實,不過我真是想去德國看看,去了解其民族對税務的思維。 現代政府,除國防及外交外,有四大職責如下,都是很花錢的: Law and order Education and media(including Science and Arts) Medical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財經貿稅 | Leave a comment

財經貿稅 – 23

Man 、Model、Market (3) Alibaba現在是一個很大的企業,不像 Amazon,Amazon是實體大企業的変體,那些實體大企業已吃掉下游的中、小型生產企業,Amazon現在要吃掉的是在同等市場不思進取的實體大企業,Walmart就是與他對著幹,Alibaba不同,他的企業思維是 B to B,即是Business to support business,他們是以Alibaba為一個模擬的商業平台,支缓下游的中、小型生產企業,包括那些小型的 delivery企業,這個營運模式(Business model)就絕對有異於Amazon。 可能我們都祇會理會Alibaba在11月11日的營業額有多少,但、我們不知Alibaba造就了多少自營業者的生機,我的一生是「打工仔」不是不好,不過我也時常想像做個自營業者,自營業者有風險,像有其樂趣,若然能成功的站起來,那就有更大的滿足感,Alibaba建立的是一個無限的空間去容纳自營業者,在Alibaba的年會中,馬云強調尊重女性,關懷年青人,這都是eBay及 Amazon所缺乏的,Alibaba真是一個有主題、有個性的營運模式。 如果Alibaba可以在美國自由競爭,Alibaba必然可以打敗 Amazon及 eBay,問題是美國是Amazon及 eBay本土貨,為保護本土貨,所以要打壓外來的Alibaba;Alibaba 在中國也有很大的競爭對手,騰訉(Ten Cent)的天貓就是一例,騰訉的活動範圍始於 QQ及 WeChat,騰訉的優點是在社交網發展售物圈,原理來源自心理學中的 Reference/Peer Group,講的是朋友引薦的貨品,我們買東西時最好就是有口碑,騰訉走的電商平台的路線,就是要走建立「Buyer社交網絡」這一番。 在世界電訊商貿的平台,總共有三大塊,第一塊是 Google與 YouTube,賺的是廣告錢,第二塊是eBay及 Amazon,是正式的電商,賺的是交易費,第三塊是 Facebook與 WhatsApp,是社交網絡,賺的是分折及售賣大數據予第三方的錢;在中國,這三大塊差不多是copycat,第一塊是百度(Baidu)狩尋器(Search Engine),第二塊是Alibaba,第三塊是騰訉的QQ及 WeChat。 外國的三大塊分區而治,自己獨立搵食,界限分明,第三塊統Facebook 因賣數據與 privacy laws有衝突而要改變其營運模式,騰訉較好,因為其主要賺錢的財源是電子遊戲,賣大數據並非其主要財源,在中國這三大塊都有不同程度的分流(diverge)及匯流(converge),總言之就是各適其適地在競爭著、在中國這塊土地上生存著,充滿活力。 一般而言,電訊商貿的平台的主要收入有五項: 訂閱費或會費(subscription),這個很少了,因為沒顧客喜歡先付款; 廣告費,這是一項主收入;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財經貿稅 | Leave a comment

財經貿稅 – 22

Man 、Model、Market (2) 農業社會是「人」和「地」,得利十倍,工業社會是加 Materials、Machine 及 Mentality ,得利百倍,商業社會是再加 Man 、Model及Market,得利千倍;然而、「人」這個因素已是作了三級跳,第一級在農業社會的「人」,是勤奮的農夫,第二級在工業社會的「人」,是掌握 industrial know how 的熟練工人,第三級在商業社會的「人」,是企業領導(Entrepreneur),在内創發營運模式(Business model),在外開拓新興市埸(Emerging market)的商人。 馬云是我的偶象,我就用 Alibaba去分折一下他在Man 、Model 及Market 的獨特處;Alibaba是電商(eCommerce),馬云首先接觸的是他在美國追債,見到當時internet 的功能,亦見到一些早期電商操作,腦子一閃,回到國内,便與其朋友、同仕、學生等建立一個電商平台,從此開始在電商市場打江山,下圖是一個generalised eCommerce model,且聽我細細道來他們成功之處。 如下圖所示: Start Buyer gives Offer after reading quotations Seller gives Acceptance and provide Transaction code (簡稱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財經貿稅 | Leave a comment

財經貿稅 – 21

Man 、Model and Market 我講過我是炒股票的失敗者,那些年失業讀書,旁聽了Portfolio Management一科,那老師依書說:在主要的industrial sectors 買兩三隻leading 股,共十四五隻股,你股票的Portfolio performance與大市的 performance 應差不多,澳洲的主要 industrial sectors有五種:Banking,Finance and Insurance、Energy and Resources,Manufacturing and Construction、Retailing 及 Multi-Media Information Technology(’MMIT’),於是每個industrial sector 買三種,都是藍籌股,兩年内一個 insurance股及一個 MMIT股死掉(即被清盤),一毫子也收不回,從此退出股場,亦不再信任老師及書中所講的東西,因為如果那些理論是正確的,是Trade secret啊!作者們都發了達,優哉悠哉地生活,何必著書立說教人同自己爭錢搵。 在稅局工作十多年後,我才知道在股票市場中可以賺到錢的,祇有三種人:第一種是特别受上天卷顧的幸運兒、第二種是股票市場的勤敏者、第三種是幸運兒加勤敏者,當然後者就是賺得最多錢;甚麼是幸運兒?這個很易解,夠運囉;甚麼是勤敏者?「勤」者努力,「敏」者聰明,我說過中國人都努力及聰明,中國人便個個股場賺錢?非也,我就是一個最典型的「非」例子,但我認為「勤」與「敏」是賺錢的 essential elements。 我在税局的主要工作是大企業的Case Officer,大企業者即上市公司,Case Officer 要做的是 Client Risk Review(’CRR’ ),所謂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財經貿稅 |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