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ly Archives: October 17, 2015

心理之知 – 10

(10)Community Psychology 社區心理學其實就是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目的是透過社區組織及其活動,促進社區内的人的精神健康 (mental health)。 都市化使人類社會的組織產生很大的變化,大家族式的聚居形式已不復存在,親戚 (kinship) 這種因血源而聚合的關係越來越鬆散,現代家庭最多的是 nuclear family,即上有父母,下有子女。對於一些人,他們的社會空間就是父母,結了婚的就是丈夫或妻子,有了孩子的就是他們的子女,如果有宗教信仰的,特別是西方社會,也就是家庭與教會。 朋友又怎樣?朋友的來源主要是鄰居、同學、同仕及由他們引申而認識的朋友,移民之後,山長水遠,朋友的結構又改變,在澳洲,與鄰居的關係很淡薄,大家一家一主,很少往來,我也在澳洲上大學,以悉尼為例,大都是走讀生,我更上完堂後便速速回家做飯,在大學有同學但有 sustained 友誼的,極少;有幸在稅局當 graduate trainee 一年,才有一些同學兼同仕,有幾位更同是香港移民,工作間亦新認識一些同仕,但由於母語及文化上的不同,那種友誼都祇限於返工時間,放工之後便如同陌路人,街上見到最多打聲招呼。 雖然在移民後很難找到新朋友,但在悉尼參加了校友會、太極會及 Rostrum,社會空間又擴闊了許多,特別是太極會,有許多亦是校友會會員,每週六都見面,一齊學耍太極,耍完太極一齊午餐吹水,既有益於Physical health, 又有益於 Mental health。 人是社會性的動物,Maslow 說人有5個層面的需要:Survival,Safety, Socially acceptable, Status 及 Self-actualisation,Socially acceptable 是人類核心的需要,如何擴大及充實我們的社會空間?這是我們移民一代第一件要思維要做的事,第二件事就是我們怎樣透過這個社會空間修練我們的 ego(自我),我講過 ego 就是要擺平 id 及 superego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心理之知 |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