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ly Archives: January 11, 2019

2018b日本香港中國之旅 18

18  大城市小問題:去水渠及停車場  今次中國之旅所遊的三個城市:石家莊、太原及鄭州,算是第三線城市,城市的基建還在積極進行中,這三個城市現各有兩條地鐵在運行中,而這兩條地鐵工程未止,站線在延長,另各有兩條新地鐵在同時建造中,有人說:「中國有生產過剩危機。」真係無知,中國有這麼多基建,需要很多鋼材及水泥,而這些基建,單就公路及軌鐵而言,方便人流與物流的交通,使許多土地的使用效益增值,GDP及 income per capita 都在互利地增加。 人人都說:「想要富,先築路。」但路是怎樣建的?我的觀察是:未築路要先起渠,石家莊、太原及鄭州都是內陸城市,年降雨量較低,車路上的去水渠口(stormwater drainage)較細及較少,有沒有增大與增多的需要?當然有,這三個城市的車路每晚都有洒水,使灰塵落到地上,但早上陽光一出被曬乾,車輛經過時又塵土飛揚,這三個城市的民生問題、尤以霧霾為最嚴重。 霧霾的來源有三,第一是燒木燒炭作燃料,第二是燒煤發電及燒煤煉鋼,第三是燒柴油供熱及汽車柴油發動機的廢氣;當代中國,除遍遠的農村還燒木燒炭,基本上城市人都用電及燒Gas,燒煤的發電廠及燒煤煉鋼廠在近年的環境整治中不是被昇級就是被淘汰,煉鋼廠都遷到沿海地區以方便污染物的疏散,以前旅館多燒柴油供熱及熱水,現多用Gas 取代,汽車用柴油污染最嚴重,問題是柴油多用於重型發動機,柴油發動機不用火嘴引動爆炸產能,柴油發動機得不到適當保養,燃燒不完全,會產生很多黑煙污染環境,另國内的柴油供應質素相差很大,劣質柴油燃燒時產生更多污染,現在政府的做法是加強柴油車的維修標準、管制柴油供給質素及不准重型柴油車進城。 晚晚在路面洒水其實耗水而長期成效不高,做好渠道系統的好點是將污塵物沖洗流轉到地下自然淨化,如果南水北調工程再擴大,華中地域的生態環境就可完全改觀。 今次在國内,再也沒有見到無車牌的汽車周圍走,社會秩序改進很多,但車還是周圍擺,原因是缺乏停車場,這問題是結構性的,人人祇識起屋買車,卻沒有人識得做停車場,悉尼家家戶戶都有停車庫是標準的了,在星加坡欲買車上牌,必先証明自己有車位,中國政府應在新建的居住或商業大廈,立法必須同時建有若干停車位,汽車通街亂泊的問題便長遠地解決。 本想從鄭州直接回西九龍,連續數天的高鐵飛都賣「滿」,可見需求之高,我相信將來由深圳北至北京西的高鐵軌,一定會由現在的兩條,增到將來的第三條、第四條,話說回來,售票員建議我先買至廣州南的高鐵,OK,聽她的話照做,到廣州南像再買高鐵飛往西九龍回家,發覺班期很密,繁忙時間差不多半小時就有一班。 剛乘搭過日本的新干線及中國的高鐵若干次,若要比較,中國的動車既新,車站亦新且宏偉,至於車速快慢,要看車種,當然中國的高鐵會快一點,因為車缐較直。 有兩點有關高鐵的要講一講,是關於「人」的:中國的高鐵嘈吵得很,除乘客喜高談闊論外,餐卡的職員拿著餐盒沿車叫賣;另外、高鐵不准吸煙,一些嗜煙者在中間停站上落客時,下車在車外吸煙,也不知他們的打火機何來?安撿疏忽?車準備開時將未熄煙頭胡亂掉在 Platform地上,然後衝上車,開頭是一兩個人,後來是一幫七、八個人,我想:若要「文明」乘車,還要好幾代人的不斷努力。 回香港後所留的時間很短,沒有特别可寫的東西,這一篇是這輯遊記最後一篇了,不過我的「中國自自行」計劃還會繼續下去,明年四月、五月又會起程,除遊記外,在2019有一個心願:是寫一輯以「中國文仕」為題材的故事集,希望你們喜歡。 全文完,謝謝你們的閱讀,並祝各位在新的農曆一年裡,萬事勝意,健康快樂。

Posted in 2018b 日本香港中國之旅 | Leave a comment